勞動力參加率英文解釋翻譯、勞動力參加率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經】 labour force participation rate
分詞翻譯:
勞的英語翻譯:
fatigue; put sb. to the trouble of; service; work
動力的英語翻譯:
drive; motivity; power; dynamics; impetus; momentum
【化】 power
【醫】 dynamia; dynamo-; ergo-
【經】 motive power; power
參加的英語翻譯:
attend; engage; enter; join; participate; take part in; partake in
【經】 take part in
率的英語翻譯:
frank; hasty; lead; modulus; quotiety; rash; rate; ratio; usually
【醫】 rate
【經】 rater.
專業解析
勞動力參與率(Labor Force Participation Rate)是衡量適齡勞動人口中實際參與經濟活動比例的指标,其計算公式為:
$$
text{勞動力參與率} = frac{text{勞動力人口}}{text{適齡勞動人口}} times 100%
$$
其中勞動力人口包括就業者和正在尋找工作的失業者,適齡勞動人口通常指15-64歲人群。
該指标反映三個核心維度:
- 經濟活躍度:高參與率常與積極就業政策、充足崗位供給相關,例如中國2023年勞動力參與率為68.1%(來源:國家統計局《2023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 社會結構特征:女性參與率提升通常體現性别平等進展,北歐國家女性參與率達80%以上(來源:國際勞工組織《2023全球就業趨勢報告》)。
- 生命周期變化:老齡化社會可能出現參與率下降,日本2024年55歲以上勞動者占比突破38%(來源:日本總務省《勞動力調查年報》)。
計算方法需注意區域性差異,例如美國将16歲作為勞動年齡起點,歐盟統計涵蓋兼職及臨時工。聯合國《勞動力市場關鍵指标手冊》建議采用标準化統計口徑進行國際比較。
網絡擴展解釋
勞動力參與率(Labor Force Participation Rate)是衡量適齡勞動人口中實際參與經濟活動比例的指标,綜合多個權威來源,其核心解釋如下:
一、定義與計算
-
基本概念
勞動力參與率指經濟活動人口(包括就業者和失業者)占勞動年齡人口的比率。勞動年齡人口通常指16歲及以上人群,不同國家可能略有差異。
-
計算公式
$$
text{勞動力參與率} = frac{text{經濟活動人口(就業者 + 失業者)}}{text{勞動年齡人口}} times 100%
$$
其中,勞動年齡人口多數國家定義為16歲及以上,部分國家可能限定為16-64歲。
二、影響因素
-
個人與家庭因素
- 保留工資水平(個人願意接受的最低工資);
- 年齡、性别、教育程度等人口學特征;
- 家庭收入規模及對閑暇的偏好。
-
社會經濟環境
- 社會保障覆蓋率和福利水平(如高福利可能降低勞動意願);
- 宏觀經濟狀況(經濟繁榮時參與率通常較高);
- 教育普及程度與産業結構(如服務業發展可能提升女性參與率)。
三、意義與作用
- 反映經濟活躍度:高參與率表明更多人願意進入勞動力市場,可能預示經濟活力較強。
- 政策制定依據:通過分析不同群體(如年齡、性别)的參與率,政府可針對性調整就業政策或社會保障制度。
- 勞動力供給分析工具:參與率變化直接影響勞動力供給規模,是勞動經濟學研究的重要指标。
四、示例說明
例如,某地區16歲以上人口為1000萬,其中就業者600萬、失業者50萬,則勞動力參與率為:
$$(600 + 50)/1000 times 100% = 65%$$
若該地區經濟衰退導緻失業率上升,部分人可能退出勞動力市場(成為非經濟活動人口),參與率将下降。
如需更全面信息,可參考相關經濟學教材或國家統計部門數據。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