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英詞典

烙畫英文解釋翻譯、烙畫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poker work; pyrography

相關詞條:

1.pokerwork  2.rography(pyrogravure)  3.pyrograph  4.purography  

分詞翻譯:

畫的英語翻譯:

draw; paint; describe; painting; picture

專業解析

烙畫(pyrography)是一種利用加熱工具在竹木、宣紙、絲絹等材料表面進行燙烙形成圖案的傳統工藝,其創作原理結合了溫度控制與繪畫技法。在漢英詞典中常譯作“fire needle embroidery”或“hot iron painting”,強調其以火為墨、以鐵為筆的核心特征。

從工藝學角度分析,烙畫分為三個關鍵步驟:

  1. 選材處理:多選用椴木、桦木或宣紙,需經防裂防蛀預處理
  2. 溫度控制:通過調節電烙筆溫度(通常150-320℃)實現焦化程度差異
  3. 分層烙制:借鑒中國水墨畫的皴擦技法,分5-7次疊加形成明暗層次

據《南陽府志》記載,該技藝可追溯至漢代金屬器烙馬印工藝,明清時期發展出完整繪畫體系。現代工藝結合數字控溫技術,使烙痕精度可達0.2毫米,代表作《清明上河圖》烙畫版本現存于河南博物院。

在材料科學領域,烙畫形成的碳化層具有特殊物理特性。焦痕深度與材料導熱系數($k=frac{Qd}{ADelta T}$)直接相關,其中$Q$為熱流量,$d$為材料厚度,$A$為接觸面積,$Delta T$為溫差。這種熱轉化過程使作品具備抗氧化的永久保存特性。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産官網将其列為“活态文化遺産”,中國工藝美術協會認證的傳承人現存37位,主要集中于河南、安徽等傳統産區。當代應用已擴展至航天複合材料表面标記等工業領域。

網絡擴展解釋

烙畫,又稱“火針刺繡”或“燙畫”,是中國傳統藝術中的一種獨特技法,主要通過加熱的烙鐵在物體表面熨燙出深淺不同的痕迹來創作圖案。以下是關于烙畫的詳細解釋:

1.定義與曆史

烙畫古稱“火針刺繡”,起源于西漢,盛于東漢,後因戰亂一度失傳,直至清代光緒年間由河南南陽民間藝人趙星重新發掘并傳承。其曆史可追溯至2000多年前,融合了古代工匠的智慧與藝術表現力。

2.工具與材料

傳統烙畫使用火加熱的鐵針或烙鐵,現代則多用電烙筆。創作載體從早期的木闆、樹皮、葫蘆等木質材料,擴展到宣紙、絲絹、皮革等,不同材質會因碳化程度産生深淺褐色至黑色的自然肌理。

3.技法與步驟

4.藝術特色

烙畫以“意在筆先,落筆成形”為原則,既能表現水墨的寫意韻味,又可達到類似棕色素描或石版畫的寫實效果,古樸典雅且富有浮雕質感。

5.非遺地位與現代發展

烙畫于2008年被列入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當代藝術家通過創新工具和題材,使其煥發新生,例如在大型木闆或葫蘆上創作複雜畫作,吸引了大量年輕愛好者。

如需了解更多細節或具體作品案例,可參考來源網頁中關于技法演變和現代創新的描述。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