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英詞典

萊氏體英文解釋翻譯、萊氏體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化】 ledeburite

分詞翻譯:

氏的英語翻譯:

family name; surname

體的英語翻譯:

body; style; substance; system
【計】 body
【醫】 body; corpora; corps; corpus; leukocytic crystals; scapus; shaft; soma
Somato-

專業解析

萊氏體(Làishìtǐ/Ledeburite)是冶金學中描述鐵碳合金共晶組織的專業術語,指碳含量4.3%的液态鐵碳合金在1148°C恒溫冷卻時形成的奧氏體與滲碳體機械混合物。其英文對應詞"Ledeburite"源自德國冶金學家Adolf Ledebur的姓氏,他在1882年首次系統研究該顯微組織。

從漢英詞典釋義角度,該詞條包含三層次核心信息:

  1. 定義性質:萊氏體屬于金屬凝固過程中産生的共晶組織,微觀呈現層片狀或蜂窩狀結構,硬度高達700HB,脆性顯著(《材料科學基礎》,徐恒鈞著);
  2. 組成演變:高溫萊氏體(Le⁴)由γ-奧氏體與Fe₃C組成,冷卻至727°C以下轉變為低溫萊氏體(Le'),即珠光體與滲碳體複合相(《金屬學原理》,餘永甯著);
  3. 工業應用:主要存在于白口鑄鐵和高速鋼鑄造件中,其高耐磨特性使其適用于軋輥、磨球等耐磨部件制造(《鑄造工程師手冊》,中國機械工程學會編)。

在熱力學範疇,萊氏體形成遵循鐵碳相圖共晶反應公式: $$ L{4.3%} xrightarrow{1148°C} gamma{2.11%} + Fe_3C $$ 該公式由國際材料表征協會(International Metallographic Society)在相變數據庫收錄。

網絡擴展解釋

萊氏體是鋼鐵材料中的一種重要組織結構,其定義和特性可綜合多個權威資料總結如下:

一、基本定義

萊氏體(Ledeburite)是鐵碳合金在特定條件下形成的共晶組織,由液态鐵碳合金發生共晶轉變産生。含碳量為4.3%(共晶點),由奧氏體和滲碳體(高溫時)或珠光體和滲碳體(低溫時)組成。由阿道夫·萊德布爾于1882年發現。

二、組成與形态演變

  1. 高溫萊氏體(Ld)
    在1148℃至727℃之間,由奧氏體(γ-Fe)和滲碳體(Fe₃C)的共晶混合物構成,呈魚骨狀或網狀分布。其形成反應為:
    $$ L{4.3%C} rightarrow gamma{2.11%C} + Fe_3C $$
  2. 低溫萊氏體(Ld’)
    當溫度降至727℃以下,奧氏體轉變為珠光體,形成珠光體與滲碳體的機械混合物,保留高溫時的形态特征。

三、性能特點

四、應用領域

主要存在于鑄鐵和高碳鋼中:

五、補充說明

萊氏體與鐵碳相圖密切相關,是區分鋼與鑄鐵的關鍵組織。其低溫形态(Ld’)也被稱為“變态萊氏體”。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