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杏仁甙英文解釋翻譯、苦杏仁甙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醫】 amygdalin
分詞翻譯:
苦杏仁的英語翻譯:
【醫】 armeniaca amara; semen armeniacae amara
甙的英語翻譯:
【醫】 glucoside; glycocide; glycoside
專業解析
苦杏仁甙(英文:Amygdalin)是一種天然存在的氰苷類化合物,廣泛存在于薔薇科植物種子中,尤其以苦杏仁(Prunus armeniaca)含量最為顯著。其化學結構由苯甲醛氰醇與兩分子β-D-葡萄糖通過糖苷鍵連接而成,化學式為C₂₀H₂₇NO₁₁,分子量457.43 g/mol。
在藥理學領域,苦杏仁甙經酶解會釋放氰化氫(HCN),該特性使其具有潛在毒性,但同時也曾被研究用于癌症輔助治療。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NCI)指出,雖然該物質在體外實驗中顯示細胞毒性,但臨床證據未能證實其抗癌有效性且存在嚴重中毒風險。
從植物學角度分析,苦杏仁甙作為植物次生代謝産物,主要存在于以下物種:
- 苦杏仁(Prunus armeniaca)種子,含量達2-3%
- 桃(Prunus persica)核仁
- 蘋果(Malus domestica)種子
- 櫻桃(Prunus avium)核
中國藥典記載其質量标準規定苦杏仁中苦杏仁甙含量不得低于3.0%。
中文命名溯源可追溯至《本草綱目》,其中"甙"字特指糖苷類物質,現代《中藥大辭典》将其歸類為氰苷類有毒成分。英國藥典(BP)則将其定義為"mandelonitrile β-gentiobioside",強調其β-糖苷鍵特征。
參考來源:
- 美國國家生物技術信息中心(NCBI)化合物數據庫
- 歐洲食品安全局(EFSA)植物毒素評估報告
- 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NCI)補充醫學專題報告
- 中國藥典2020版植物活性成分章節
- 《中藥大辭典》苷類化合物分類條目
網絡擴展解釋
苦杏仁甙(Amygdalin)是一種天然存在的氰苷類化合物,主要存在于薔薇科植物(如苦杏仁、杏、桃、蘋果等)的種子中。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1.化學結構與性質
- 分子式:C₂₀H₂₇NO₁₁,由兩分子葡萄糖與一分子杏仁腈結合而成。
- 物理特性:白色結晶粉末,熔點約200℃(三水合物),易溶于沸水,難溶于乙醚。
- 别稱:又稱維生素B17(非科學命名)、扁桃苷。
2.藥理作用
- 止咳平喘:在體内分解産生少量氫氰酸,抑制呼吸中樞,緩解咳嗽和哮喘。
- 抗炎鎮靜:對中樞神經系統有輕微鎮靜作用,改善焦慮、心慌等症狀。
- 潛在争議:曾被認為有輔助抗癌效果,但研究證實其無效且不符合維生素定義。
3.毒性機制
- 氰化物釋放:在消化道酶作用下分解為氫氰酸,過量會抑制細胞色素氧化酶,導緻組織缺氧、窒息甚至死亡。
- 安全劑量:需嚴格控制攝入量,避免生食苦杏仁(成人緻死量約50-60顆)。
4.應用與來源
- 醫藥用途:傳統中藥中用于祛痰止咳,現代作為輔助藥物需謹慎使用。
- 天然來源:山杏種子含量最高(2%-3%),甜杏仁含量較低。
5.注意事項
- 加工必要性:需經煮沸或炮制降低毒性,避免直接食用生杏仁。
- 監管規範:作為藥品成分時需符合純度标準(如食品級≥98%)。
總結來看,苦杏仁甙兼具藥用價值與毒性風險,需在專業指導下使用。其化學特性與藥理作用使其在傳統醫學中占有一席之地,但安全性問題不容忽視。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