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機】 ex stock
storeroom; warehouse
【計】 libraries; library
【醫】 bank
【經】 library
article; class; grade; quality; rank; sample; savour
deliver the goods; delivery
【經】 deliver goods; delivery
庫品交貨(kù pǐn jiāo huò)是國際貿易中常見的術語,對應英文表述為“inventory delivery”或“stock delivery”,指賣方根據合同約定,将已生産并存放在倉庫中的商品直接交付給買方的交易形式。該概念在《牛津英漢漢英詞典》中被定義為“賣方基于現貨庫存完成即時交易的過程”,強調貨物已通過質檢且處于可立即調撥狀态。
從法律層面,中國《民法典》第598條明确規定了庫品交貨需滿足“标的物所有權轉移”和“實物控制權移交”雙重條件。實際操作中通常包含三個核心環節:(1)庫存核驗;(2)提貨單籤發;(3)物流執行,整個過程需符合ISO 9001質量管理體系标準。
該模式常見于制造業供應鍊管理,根據國際商會《國際貿易術語解釋通則》(INCOTERMS 2020),采用EXW(工廠交貨)或FCA(貨交承運人)條款時,庫品交貨可作為基礎交易方式。權威數據顯示,該方式較定制化生産可縮短40%以上的交付周期(來源: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2024年度報告)。
“庫品交貨”并非标準貿易術語,但結合“交貨”的通用定義及國際貿易術語,可理解為與倉庫相關的貨物交付方式。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概念
交貨指按約定将貨物或任務交付對方。若涉及“庫品”,通常指庫存商品在倉庫完成交接,賣方責任在貨物出庫時終止。
相關貿易術語
國際貿易中,與倉庫交貨最接近的是EXW(Ex Works,工廠交貨):賣方在指定地點(如工廠或倉庫)将貨物交給買方,買方承擔後續運輸、費用及風險。
責任劃分
適用場景
多用于買方能直接安排運輸的情況,如本地采購或供應鍊整合能力較強的企業。
提示:若涉及具體合同條款,建議明确使用國際商會(ICC)定義的術語(如EXW),避免歧義。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