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 Coulomp
庫倫(Coulomb)的漢英詞典釋義與學科解析
1. 物理單位定義
庫倫(符號:C)是國際單位制(SI)中電荷量的基本單位,定義為1安培恒定電流在1秒内傳輸的電荷量,即:
$$
1 text{C} = 1 text{A} cdot text{s}
$$
該定義基于電磁學基礎理論,被廣泛應用于物理學、工程學及電子技術領域。
2. 曆史背景與命名來源
庫倫得名于法國物理學家查爾斯·奧古斯丁·德·庫倫(Charles-Augustin de Coulomb,1736–1806),他在1785年提出靜電與靜磁相互作用的平方反比定律(庫侖定律)。定律公式為:
$$
F = k frac{q_1 q_2}{r}
$$
其中( F )為作用力,( q_1 )、( q_2 )為電荷量,( r )為距離,( k )為靜電力常數。
3. 學科應用與換算關系
庫倫不僅是電荷量的度量單位,還與能量、電勢等物理量密切相關。例如,1庫倫電荷通過1伏特電勢差時所做的功為1焦耳(( 1 text{J} = 1 text{C} cdot text{V} ))。在化學中,1摩爾電子攜帶的電荷量(法拉第常數)約為96,485 C。
4. 擴展釋義與多領域關聯
除物理單位外,“庫倫”亦用于指代以查爾斯·庫倫命名的其他概念,如庫倫摩擦(固體接觸面間的摩擦力模型)及庫倫計數法(電池電量監測技術)。
參考文獻
“庫倫”一詞在不同語境下有以下幾種含義,需結合具體使用場景理解:
方言借詞
在晉語中,“庫倫”(kù lún)是“圐圙”(kū lüè)的分音詞,指用栅欄或矮牆圍起來的地方,用于圈養牲畜或存放物料。例如内蒙古地區推行的“草庫倫”即指圍封的草場。
蒙古語關聯
蒙古語中“庫倫”有“城池”之意。例如清代蒙古國首都烏蘭巴托曾稱“庫倫”,意為“城圈”。
作為國際單位制中的電荷量單位,符號為C(庫侖),以物理學家查利·庫侖命名。1庫侖相當于1安培電流在1秒内輸送的電荷量,約等于6.24146×10¹⁸個電子所帶電荷總量。
中國内蒙古庫倫旗
位于通遼市西南部,是蒙古族聚居區,以畜牧業和生态治理(如草庫倫工程)著稱。
蒙古國舊稱
烏蘭巴托在清代曾稱“庫倫”,曆史上是蒙古政治經濟中心。
若需進一步确認具體含義,可結合上下文或參考權威詞典(如、4、6)。涉及學術術語時,建議優先參考物理教材或國家标準。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