喹乙唑酮英文解釋翻譯、喹乙唑酮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化】 quinethazone
分詞翻譯:
乙的英語翻譯:
second
【建】 acetonitrile; ethane nitrile
唑的英語翻譯:
【機】 carbazole; imidazole; iminazole; oxazole; pyrazole; thiiazole
酮的英語翻譯:
【化】 ketone
【醫】 keto-; ketone
專業解析
喹乙唑酮(Quinethazone)是一種磺胺類利尿劑,主要用于治療高血壓和水腫性疾病。以下從漢英詞典角度對其詳細解釋:
一、術語定義
中文名:喹乙唑酮
英文名:Quinethazone
詞源:
- "喹"(Quin-)源自喹啉環(Quinoline)結構;
- "乙唑酮"(-ethazone)表明其屬于噻嗪類利尿劑的化學衍生物。
二、藥理分類與作用機制
- 分類:磺胺類利尿劑(Sulfonamide Diuretic),屬中效利尿藥。
- 作用機制:
- 抑制腎小管髓袢升支對鈉離子(Na⁺)、氯離子(Cl⁻)的重吸收,增加水、電解質排洩;
- 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協同降壓。
三、臨床應用
- 適應症:
- 原發性高血壓(需聯合其他降壓藥);
- 心源性水腫、肝硬化腹水等體液潴留疾病。
- 劑量:成人初始劑量通常為25-100mg/日,依據療效調整。
四、藥代動力學特性
- 起效時間:口服後2小時起效;
- 達峰時間:6小時血藥濃度達峰值;
- 半衰期:約18小時,支持每日一次給藥。
五、安全性與禁忌
- 不良反應:
- 低鉀血症、高尿酸血症、血糖升高;
- 磺胺過敏者禁用(交叉過敏風險)。
- 禁忌人群:
- 腎功能嚴重不全者;
- 妊娠及哺乳期婦女(潛在胎兒毒性)。
參考文獻來源
- PubChem數據庫:喹乙唑酮化學結構及藥理數據(鍊接)
- 《中國藥典》2020版:利尿劑臨床應用規範
- DrugBank藥物百科:喹乙唑酮藥代動力學參數(鍊接)
(注:實際臨床用藥需嚴格遵循醫囑,本文内容僅供參考。)
網絡擴展解釋
喹乙唑酮是一種有機化合物的中文名稱,其英文名稱為Quinethazone(或Quinetazone),CAS注冊號為73-49-4。以下是該化合物的詳細解釋:
-
化學性質
- 分子式:C₁₀H₁₂ClN₃O₃S
- 分子量:289.74 g/mol
- 結構特征:含喹唑啉環(含氧和硫取代基)、乙基和氯取代基,以及磺胺基團,屬于磺胺類衍生物。
-
别名與應用領域
- 常見别名:喹噻酮、奎乃塞酮、喹乙宗(均指同一化合物)。
- 用途:作為USP标準品用于藥物質量控制和實驗室研究,曆史上可能作為利尿劑或抗高血壓藥物的成分,但具體藥理數據需參考專業文獻。
-
理化特性與安全信息
- 理化指标:熔點、沸點等參數未在搜索結果中明确,建議通過專業化學品數據庫(如PubChem)查詢。
- 安全标識:EINECS號為200-801-7,屬于需規範操作的生化試劑。
-
注意事項
- 該化合物可能涉及藥物開發,非專業人員應避免直接接觸,使用時需遵循實驗室安全規範。如需更多藥理或毒理數據,建議查閱《默克索引》或藥典專著。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