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英詞典

奎因—麥克拉斯基法英文解釋翻譯、奎因—麥克拉斯基法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計】 Quine-McCluskey method

分詞翻譯:

因的英語翻譯:

because of; cause; follow; on the basis of

麥的英語翻譯:

wheat

克拉的英語翻譯:

carat; karat
【化】 carat
【醫】 carat

斯的英語翻譯:

this
【化】 geepound

基的英語翻譯:

base; basic; foundation; key; primary; radix
【化】 group; radical
【醫】 base; basement; group; radical

法的英語翻譯:

dharma; divisor; follow; law; standard
【醫】 method
【經】 law

專業解析

奎因—麥克拉斯基法(Quine-McCluskey Method),在數字邏輯設計和計算機科學領域,是一種用于簡化布爾函數的系統化算法。它通過尋找布爾函數最小項(minterms)的所有質蘊涵項(Prime Implicants),并從中選擇最簡覆蓋集合,最終得到該函數的最簡與或表達式(Sum of Products, SOP)或或與表達式(Product of Sums, POS)。其核心目标是實現邏輯門電路的優化,減少硬件成本。

一、核心概念與步驟解析

  1. 問題定義

    給定一個包含 n 個變量的布爾函數,其真值表或最小項列表已知,目标是找到包含最少邏輯門和輸入的最簡表達式。

  2. 算法流程

    • 步驟1:最小項分組

      将函數的最小項按二進制表示中 “1” 的數量分組(如 000, 001, 010, 100 為第一組;011, 101, 110 為第二組等)。

    • 步驟2:合并相鄰項

      比較相鄰組的最小項,若僅有一位不同(如 000 與 001),則合并為蘊涵項(如 00-),标記已合并項。重複此過程直至無法合并。

    • 步驟3:提取質蘊涵項

      未被合并的項即為質蘊涵項(Prime Implicants),它們是覆蓋最小項的必要項。

    • 步驟4:構建覆蓋表

      創建質蘊涵項與最小項的二維表,标記覆蓋關系。

    • 步驟5:選擇最小覆蓋

      通過行支配、列支配或 Petrick 方法,選取覆蓋所有最小項的最少質蘊涵項集合。

二、應用價值與局限性

三、術語中英對照與定義

中文術語 英文術語 定義
最小項 Minterm 所有變量以原變量或反變量形式出現一次的乘積項,對應真值表一行輸出為1。
質蘊涵項 Prime Implicant 不能被其他蘊涵項覆蓋的蘊涵項,是構成最簡表達式的必要項。
本質質蘊涵項 Essential Prime Implicant 覆蓋某些最小項的唯一質蘊涵項,必須包含在最簡解中。
布爾函數簡化 Boolean Function Minimization 通過代數或算法減少邏輯表達式中的項和變量。

四、權威參考來源

  1. 經典教材:
    • Digital Design and Computer Architecture by David Harris & Sarah Harris (Morgan Kaufmann)
    • Fundamentals of Digital Logic with VHDL Design by Stephen Brown & Zvonko Vranesic (McGraw-Hill)
  2. 學術文獻:
    • Quine, W.V.O. (1952). "The Problem of Simplifying Truth Functions". American Mathematical Monthly.
    • McCluskey, E.J. (1956). "Minimization of Boolean Functions". Bell System Technical Journal.
  3. 開源工具:
    • Logic Friday:提供QM算法的圖形化實現(logic-friday官網
    • Python庫:pyeda 庫中的 espresso 函數(基于QM改進算法)

注:因算法屬基礎理論,最新研究多集中于其并行化或與機器學習結合的優化變體,但核心原理仍以上述文獻為基石。

網絡擴展解釋

奎因—麥克拉斯基法(Quine-McCluskey Algorithm)是一種用于布爾函數最小化的經典算法,由邏輯學家威拉德·範·奧曼·奎因(Willard Van Orman Quine)提出,後由愛德華·麥克拉斯基(Edward McCluskey)改進。其核心目标是将複雜的布爾表達式化簡為最簡的“與-或”形式,減少邏輯門的使用,從而優化數字電路設計。

核心步驟

  1. 生成所有質蘊涵項(Prime Implicants)

    • 将布爾函數的最小項按二進制中“1”的數量分組,并合并相鄰項(僅一位不同的項),消去該不同位,形成新的蘊含項。重複此過程直到無法合并,剩餘不可合并的項即為質蘊涵項。
  2. 選擇最小覆蓋(Minimum Cover)

    • 構建質蘊涵表,通過覆蓋所有最小項的最少質蘊涵項組合,确定最簡表達式。常用方法包括行支配、列支配或Petrick方法。

主要特點

應用領域

  1. 傳統數字電路設計:用于簡化邏輯表達式,優化電路結構。
  2. 量子計算優化:中電信量子近期專利顯示,該方法被用于壓縮量子線路深度、減少量子門控制位,提升量子門保真度和線路可執行性。

奎因—麥克拉斯基法通過系統化的表格操作,解決了多變量布爾函數化簡的難題,兼具理論嚴謹性和工程實用性。其算法思想還被拓展至新興的量子計算領域,展現了跨技術的適應能力。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