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枯醇(英文:Cumic Alcohol),化學名稱為4-異丙基苯甲醇(4-Isopropylbenzyl Alcohol),是一種有機化合物,屬于芳香醇類。以下從漢英詞典角度對其詳細解釋:
枯醇是苯甲醇的衍生物,分子式為 ( ce{C10H14O} ),結構中含有苯環和異丙基取代基(-CH(CH₃)₂)。其名稱中的“枯”源于“枯茗”(即孜然),因早期從孜然油中分離而得。物理性質表現為無色至淡黃色液體,具有微弱花香,熔點約 25°C,沸點約 248°C(标準大氣壓下)。作為醇類化合物,枯醇可參與酯化、氧化等反應,是合成香料、藥物中間體的重要原料。
枯醇因其溫和香氣,常用于調配日化香精,如肥皂、洗滌劑中的定香劑。
作為中間體,用于合成農藥(如拟除蟲菊酯類)及醫藥化合物(如抗炎藥物前體)。
在實驗室中用作高沸點溶劑,或從天然産物中萃取脂溶性成分。
來源依據:
枯醇是一種天然有機化合物,其名稱中的“枯”可能與其來源植物的特性或傳統命名習慣相關。以下是詳細解釋:
定義與來源
枯醇是從馬兜鈴科植物杜衡(學名:Asarum forbesii Maxim)中提取的主要成分。這類化合物因結構簡單且易于修飾,在藥物研發領域具有潛在價值。
化學特性與活性
其分子結構包含末端C=C和C=O共轭的不飽和酮類,這種共轭體系賦予其顯著的抑菌活性。通過結構改造,研究人員已合成多種衍生物以優化其生物活性。
應用領域
目前主要作為藥物合成的先導化合物進行研究,尤其在抗菌劑開發方向展現潛力。例如,相關衍生物在抑制特定菌種方面表現出較高效果。
其他信息
英文名稱為Cumic alcohol。需注意,其名稱中的“枯”在中文語境中通常指“幹涸”或“無生機”,但此處更多是傳統命名習慣,與化合物特性無直接關聯(參考對“枯”字的釋義)。
如需進一步了解合成方法或具體抑菌數據,可查閱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7年的碩士論文原文(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