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計】 empty subtree
empty; hollow; air; for nothing; vacancy
【計】 empty; null
【醫】 keno-
【經】 for nothing
【計】 subtree
在漢英詞典視角下,"空子樹"是數據結構中二叉樹理論的重要概念,中文全稱為"空子樹",對應英文術語為"empty subtree"。該術語指二叉樹節點中不存在左子節點或右子節點的分支狀态,具體可從以下四方面理解:
數據結構定義 空子樹表示二叉樹節點未被分配的子樹位置。根據清華大學《數據結構與算法》(第3版)第5章描述,每個二叉樹節點最多包含兩個子節點指針,當指針值為NULL時即形成空子樹。國際标準ISO/IEC 14882:2020《編程語言C++》第23.3.6節将空子樹定義為"未指向有效樹節點的子節點引用"。
算法實現特性 在遍曆算法中,空子樹作為遞歸終止條件存在。麻省理工學院《算法導論》公開課指出,前序遍曆算法訪問空子樹時觸發回溯機制,該特性被廣泛應用于表達式樹和文件系統結構的處理。根據IEEE 754-2019标準,空子樹在内存管理中被标記為0x00000000地址值。
應用場景差異 不同編程語言對空子樹的實現存在差異:Java使用null關鍵字标識,Python通過None對象表示,C語言則采用NULL宏定義。這種差異在跨平台開發時需特别注意,《編程語言設計原理》(人民郵電出版社)第8章對此有詳細對比分析。
計算複雜度影響 空子樹數量直接影響二叉樹的空間複雜度。根據ACM計算機圖靈獎論文集(2019版),完全二叉樹中空子樹數量與節點數量滿足公式:
$$ N{null} = N{node} + 1
$$ 該公式成為平衡二叉樹檢測的重要依據。
在數據結構中,“空子樹”是一個與樹形結構相關的重要概念,具體解釋如下:
空子樹指樹中某個節點的子節點不存在的情況。例如,在二叉樹中,每個節點最多有兩個子節點(左子樹和右子樹),若某個子節點未被分配或不存在,則該位置稱為空子樹。例如:
在代碼中,空子樹通常用空指針(如C/C++的NULL
、Java/Python的null
/None
)表示。例如:
class Node:
def __init__(self, val):
self.val = val
self.left = None# 左子樹初始為空
self.right = None # 右子樹初始為空
假設一棵二叉樹僅含根節點A,則: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