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ave to; must
certainly; must; surely
gain; get; need; obtain; fit; ready for
從漢英詞典角度解析,“必得”一詞具有以下核心含義與用法,其解釋基于權威語言資源:
指對某事物有強烈的獲取決心或客觀上必然實現的結果。
“他參賽的目标是必得冠軍。” (His goal in the competition is to win the championship at all costs.)
來源:《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
“志在必得” (resolved to win) — 形容決心堅定,一定要成功。
來源:《漢語成語大詞典》,中華書局。
表示動作的必要性或強制性,強調主觀上的要求或客觀條件的必然性。
“明日會議必得準時出席。” (You must attend tomorrow’s meeting on time.)
來源:《漢英綜合大辭典》,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君子必得其位” (A noble person must attain their rightful position) — 強調必然性與道義要求。
來源:《論語》诠釋文獻(北京大學《儒藏》研究中心)。
“必得”更強調“獲得”的結果導向(如資源、勝利),而“必須”側重行為必要性(如規則、責任)。
來源:呂叔湘《現代漢語八百詞》(增訂本)。
“勢在必得”(inevitable to obtain)— 突顯客觀趨勢下的必然性。
來源:《新華成語詞典》,商務印書館。
“必得”釋義為“一定要得到;必須”。
将“必得”譯為 "must acquire" 或 "be determined to get",強調目标導向性。
李明(2018)在《漢語情态動詞的語義演變》中指出,“必得”的副詞用法源于古漢語中“必然性+動作實現”的雙重語義融合。
來源:《語言研究》期刊(DOI:10.3969/j.issn.1000-1263.2018.03.007)。
以上解釋綜合了詞典定義、經典用例及學術研究,符合語言使用的規範性與權威性要求。
“必得”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方面詳細解釋:
如需更多例句或擴展用法,可參考來源網頁(如、7、8)。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