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訴英文解釋翻譯、控訴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accuse; appeal; charge; complain; complaint; denounce; lawsuit
【法】 accuse; ad rectum; appeal; arrect; complain; delate; delation
相關詞條:
1.complain 2.plaint 3.Sue 4.lawsuit 5.complaint 6.prosecution 7.charge 8.suing 9.appeal
例句:
- 控訴,申訴指控或控告的一部分,針對被控方起着極重要的作用
The part of a charge or an accusation that weighs most substantially against the accused.
- 如果貨物品質不好,則理應向制造商提出控訴。
If goods were not well made, you shall complain to the manufacturer.
- 神判法讓被控訴的人接受痛苦或危險的考驗的一種審判方法,結果被視為神對其是否有罪或清白的審定
A method of trial in which the accused was subjected to physically painful or dangerous tests, the result being regarded as a divine judgment of guilt or innocence.
- 那些人因制造騷亂被警方控訴。
Those men were charged by the police with causing a disturbance.
分詞翻譯:
控的英語翻譯:
accuse; charge; control
訴的英語翻譯:
appeal to; inform; tell
【法】 versus
專業解析
"控訴"的漢英詞典釋義與詳解
"控訴"在漢語中是一個具有法律和道德雙重色彩的動詞,其核心含義指向公開指控或申訴不公行為。在權威漢英詞典中的釋義及用法解析如下:
一、基本釋義與英譯
-
指控罪行/申訴不公
譯為 "accuse" 或 "denounce",強調對違法或不道德行為的公開指認。
例:受害者控訴公司侵犯勞工權益。
→ The victims accused the company of violating labor rights.
來源:《牛津高階英漢雙解詞典》(第9版),商務印書館
-
法律語境下的正式控告
在法律程式中譯為 "charge" 或 "sue",特指向司法機關提出正式訴訟。
例:檢方控訴嫌疑人犯有欺詐罪。
→ The prosecutor charged the suspect with fraud.
來源:《元照英美法詞典》,法律出版社
二、深層語義延伸
- 道德層面的譴責
隱含對社會不公的批判,英譯常用 "condemn" 或 "censure"。
例:該小說控訴了戰争對平民的摧殘。
→ The novel condemns the devastation of war on civilians.
來源:《朗文當代高級英語辭典》(第6版),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三、典型搭配與用法
- 常見賓語:罪行(crime)、壓迫(oppression)、腐敗(corruption)
- 固定結構:
- 控訴 + 對象 + 罪名(accuse sb. of sth.)
- 控訴 + 社會現象(denounce social injustice)
四、與近義詞辨析
詞語 |
側重含義 |
英譯對照 |
控訴 |
公開指控+道德申訴 |
accuse/denounce |
控告 |
純法律程式性指控 |
charge/file a suit |
譴責 |
道德批判無法律行動 |
condemn |
來源:《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布萊克法律詞典》
五、權威例句參考
"民間組織向聯合國控訴該國政府系統性侵犯人權。"
→ "Civil organizations denounced to the UN the government’s systematic human rights violations."
來源:聯合國人權理事會案例庫(OHCHR案例 )
注:以上釋義綜合主流漢英法律詞典及語料庫,強調術語的準确性、語境適用性與社會文化内涵。
網絡擴展解釋
“控訴”是一個具有法律和社會意義的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方面綜合解析:
1.基本含義
控訴指向有關機關或公衆陳述受害經過,請求對加害者進行法律或輿論制裁的行為。其核心在于揭露不公或侵害事實,并尋求公正處理,常見于法律、文學及社會事件中。
2.詞源與曆史演變
- 古代用法:最早見于晉代幹寶《搜神記》“百姓喁喁,無所控訴”,指百姓無處申訴冤屈。
- 宋代:王安石在奏表中使用“控愬”一詞,表達向上級陳述訴求的含義。
- 現代擴展:逐漸從法律申訴擴展到公衆輿論領域,如“控訴舊社會”“控訴四人幫”等用法。
3.用法與例句
- 法律場景:指向司法機關提交受害事實,如“控訴加害者虐待行為”。
- 社會表達:通過公開陳述引發輿論關注,例如歌劇《白毛女》被視作對封建制度的控訴。
- 文學創作:如“畫家用筆控訴黑暗時代”,強調情感與批判性。
4.與“控告”的區别
根據法律定義():
- 控告:特指向司法機關揭發犯罪,要求懲處,主體需具備法律權利。
- 控訴:範圍更廣,可面向公衆或機關,側重陳述受害事實,不限于法律程式。
5.社會意義
控訴既是個人維權手段,也是社會監督的體現。例如,媒體報道不公事件時,常以“控訴”引發公衆共鳴,推動問題解決。
如需進一步了解法律程式中的具體應用,可參考(搜狗律師)的對比分析。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