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 air contaminants
空氣污染物(Air Pollutants)指懸浮于大氣中并對生态環境或人體健康構成危害的物質。根據國際環境科學領域定義,該術語包含以下核心要素:
一、物質形态與分類
二、生成機制 主要來源于化石燃料燃燒(占全球排放量62%)、工業過程排放(世界銀行2023年環境報告)和生物質燃燒(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數據)。交通源貢獻城市區域45%的氮氧化物排放(北京市生态環境局監測年報)。
三、健康影響阈值 世界衛生組織(WHO)《全球空氣質量指南》規定PM₂.₅年均濃度限值為5μg/m³,24小時平均濃度不應超過15μg/m³。長期暴露于超标環境可使呼吸道疾病風險增加17%(《柳葉刀》2024年公共衛生研究)。
四、監測标準差異 中國《環境空氣質量标準》(GB 3095-2012)設定的PM₂.₅日均濃度限值為75μg/m³,該标準較WHO指導值存在階段性差異(生态環境部政策解讀文件)。
空氣污染物是指進入大氣中的有害物質,其濃度和持續時間足以對人類健康、生态系統或環境造成負面影響。以下是詳細解釋:
根據國際标準化組織(ISO)定義,空氣污染物需滿足三個條件:
(綜合) | 類别 | 常見污染物 | 來源示例| |------------|------------------------------|---------------------------| |氣态污染物 | 一氧化碳(CO)、二氧化硫(SO₂)、氮氧化物(NOx) | 汽車尾氣、燃煤電廠| |顆粒物| PM₂.₅、PM₁₀(可吸入顆粒物)| 建築揚塵、工業粉塵| |揮發性有機物 | 甲醛、苯系物 | 裝修材料、化工生産| |二次污染物 | 臭氧(O₃)、酸雨 | 光化學反應、SO₂轉化 |
•人為源(占比約75%):
注:根據世界衛生組織數據,全球99%人口呼吸的空氣PM₂.₅濃度超安全标準,其中發展中國家尤為嚴重。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