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 aerial fog
air; airspace; atmosphere
【化】 air
【醫】 aer-; aero-; air; physo-
brume; fog; mist; reek
【化】 mist
【醫】 fog; nephelo-
空氣霧(Air Haze/Aerosol Haze)是描述大氣中懸浮微小顆粒物與氣态污染物形成的混合雲霧狀現象的專業術語。以下為基于權威文獻的解析:
科學定義
根據世界氣象組織(WMO)定義,空氣霧指能見度低于5公裡的渾濁空氣現象,由PM2.5、PM10等顆粒物與臭氧、二氧化氮等氣态污染物組成(來源:WMO官網《氣象術語詞典》)。
組成分析
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研究表明,典型空氣霧包含硫酸鹽(30-40%)、硝酸鹽(20-30%)、黑碳(5-10%)及有機碳(15-25%)(來源:《中國大氣顆粒物污染防治技術進展》白皮書)。
健康影響
世界衛生組織(WHO)空氣質量指南指出,長期暴露于PM2.5濃度超35μg/m³的空氣霧環境,将導緻呼吸系統疾病風險提升12%,心血管疾病風險增加9%(來源:WHO《全球空氣質量指南》2021版)。
監測标準
美國環保署(EPA)采用空氣質量指數(AQI)分級體系,将PM2.5濃度超過55.5μg/m³定義為“不健康”級别,該标準已被60餘國采納(來源:EPA《國家環境空氣質量标準》2023年修訂案)。
“空氣霧”通常指懸浮在近地面空氣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組成的自然現象,屬于氣象學中“霧”的範疇。以下為詳細解釋:
例如,中國四川盆地等地因氣候濕潤,冬季常出現持續時間較長的輻射霧。霧消散時間與地區幹濕有關,幹旱地區霧短(1小時内),潮濕地區可持續6小時以上。
如需更專業的分類或區域霧災案例,可參考中國氣象局官網(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