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 active reserve
【經】 reserves
中文釋義:
常用準備金(又稱法定存款準備金)指商業銀行根據中央銀行規定,按存款比例繳存至中央銀行的儲備資金,用于保障支付清算和調控貨币供應量。其核心功能包括:
英文對應術語:
存款派生約束:
當準備金率設為10%時,銀行每吸收¥100存款需留存¥10至央行,剩餘¥90可放貸。若貸款再次存入銀行體系,則派生過程遵循貨币乘數公式:
$$
M = frac{1}{RRR} times text{基礎貨币}
$$
其中 ( M ) 為廣義貨币供應量,( RRR ) 為準備金率。
利率傳導路徑:
提高準備金率将減少銀行可貸資金,推高市場利率(如中國2011年上調RRR至21.5%抑制通脹);反之則刺激信貸擴張(2020年全球央行普遍降準應對經濟衰退)。
權威來源參考:
中國人民銀行《存款準備金制度》政策說明
Federal Reserve Board Glossary: "Reserve Requirements"
European Central Bank: "Monetary Policy Instruments"
Mishkin, F.S. The Economics of Money, Banking and Financial Markets (12th ed.), Chapter 16
IMF Working Paper: "Reserve Requirements in Emerging Economies" (2022)
準備金是金融機構為應對風險或滿足監管要求而預留的資金,具有保障流動性和穩定金融體系的作用。以下是關于“常用準備金”的詳細解釋:
準備金主要指商業銀行庫存現金及按比例存放在中央銀行的存款,其核心目的是确保金融機構在面臨突發性大量提款時具備清償能力。
存款準備金
商業銀行按中央銀行規定的比例繳存的資金,分為法定存款準備金和超額存款準備金。前者是強制繳存部分,後者是超出法定比例的自留資金。
貸款損失準備金
銀行為應對貸款違約風險而計提的資金,用于覆蓋潛在壞賬損失。
保險準備金
保險公司為履行未來賠付責任,從保費收入中提取的專項基金。
企業財務準備金
企業為預估未來支出(如呆壞賬)提前計提的負債項,例如呆壞賬準備金。
法定存款準備金率是核心調控工具,計算公式為:
$$
text{法定存款準備金} = text{存款總額} times text{法定準備金率}
$$
例如,若存款總額為1萬億元,法定準備金率為10%,則需向央行繳存1000億元。
常用準備金類型多樣,涵蓋銀行、保險、企業等多個領域,其核心功能是維護金融穩定。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分類或監管要求,可參考央行政策文件或專業金融百科。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