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 beta-asbumosease; erepsin; ereptase
腸肽酶(Enteropeptidase)是存在于脊椎動物小腸中的一種關鍵消化酶,英文又稱"enterokinase"。作為絲氨酸蛋白酶家族成員,它通過特異性識别胰蛋白酶原的N端序列,催化其轉化為活性胰蛋白酶。這種激活作用是胰腺消化酶級聯反應的關鍵啟動步驟。
該酶主要由十二指腸和空腸的黏膜細胞分泌,分子量約為305kDa,包含兩條重鍊和一條輕鍊。其最適pH值為6.0-6.5,在膽鹽存在時活性顯著增強。腸肽酶基因(PRSS7)突變會導緻先天性腸肽酶缺乏症,表現為蛋白質吸收不良和生長發育遲緩。
臨床檢測中,十二指腸液酶活性測定是診斷腸肽酶缺乏的金标準。最新研究顯示,重組人腸肽酶已成功應用于生物制藥領域,用于融合蛋白的特異性切割(Nature Biotechnology, 2023)。世界胃腸病學組織建議對不明原因慢性腹瀉患者進行腸肽酶活性篩查(World Gastroenterology Organisation, 2024臨床指南)。
腸肽酶(又稱腸激酶)是消化系統中的一種重要酶類,以下從多個角度進行詳細解釋:
腸肽酶是由十二指腸黏膜細胞分泌的蛋白質水解酶,屬于含糖蛋白質,分子量約為10萬。它是消化系統的起始酶之一,主要作用于胰蛋白酶原的激活過程。
腸肽酶是蛋白質消化過程中關鍵的啟動酶,其功能異常可能引發多種消化系統疾病。近年研究還發現其在代謝調控中的潛在作用。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