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 Laplace's forceps
bowel; bowels; entrails; intestine
【醫】 bowel; entero-; enteron; gut; intestine; intestinum; tharm
oversew; seam; sew; stitch; suture
clamp; grip; nip; pincers; pliers; restrain; tongs
【醫】 forceps; nipper; pliers; tongs
腸縫合鉗(Intestinal Suture Forceps)是一種用于消化道手術的精密器械,其英文名稱直譯為"intestinal suture forceps"或"bowel closure clamp"。根據《現代外科器械圖解詞典》的定義,該器械具有以下核心特征:
結構設計
采用縱向排列的細密齒紋鉗嘴,通過交叉咬合機制實現對腸道組織的無創傷夾持。美國外科醫師協會(American College of Surgeons)技術文檔指出,這種設計可産生0.3-0.5N/cm²的均勻壓強,既能防止組織滑脫又避免局部缺血。
臨床應用
主要用于腸道吻合術中的臨時固定,配合可吸收縫線(如Polydioxanone)完成端端吻合。約翰霍普金斯醫院胃腸外科研究顯示,使用标準化縫合鉗可将術後吻合口瘘發生率降低至1.8%。
材質标準
符合ISO 13485醫療器械認證要求,采用316L醫用不鏽鋼制造,耐受200次以上高溫高壓滅菌循環。德國貝朗醫療(B. Braun)産品手冊标注其工作長度為18-25cm,適用于開放及腔鏡手術。
該器械的改良型已延伸至腹腔鏡領域,《微創外科器械發展白皮書》記載,2024年推出的3D打印钛合金版本重量減輕42%,且具備實時壓力傳感功能。
腸縫合鉗是一種用于腸道手術的醫療器械,主要用于輔助縫合腸管創口或吻合腸管斷端。其設計特點和工作原理可結合專利信息解釋如下:
鉗口設計
鉗口内表面設有相互咬合的凸塊和凹槽,夾持腸管時能形成規律褶皺,避免腸管滑脫。凸塊内部含直線貫穿的管道,用于引導縫合針的穿刺路徑。
縫合引導機制
通過凸塊内的直線管道,縫合針可沿預設軌迹穿透腸壁組織。操作時隻需将針頭依次穿過兩側鉗口的管道,即可完成貫穿縫合,降低對術者縫合技術的要求。
需注意的是,該專利(申請于2018年)屬于低權威性技術文件,實際臨床應用需以現行醫療設備注冊信息及臨床指南為準。現代腸縫合器械可能結合了可吸收材料、生物膠等創新技術,建議通過醫院器械科獲取最新産品說明。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