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英詞典

衛星通信系統英文解釋翻譯、衛星通信系統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計】 satellite communication system

分詞翻譯:

衛星的英語翻譯:

moon; satellite; secondary planet
【計】 satellite network
【醫】 satellite

通信系統的英語翻譯:

【計】 communication system

專業解析

衛星通信系統(Satellite Communication System)是指利用人造地球衛星作為中繼站,轉發或反射無線電信號,在兩個或多個地球站之間進行通信的系統。其英文術語為Satellite Communication System。

核心組成與工作原理

  1. 空間段(Space Segment)

    由一顆或多顆通信衛星構成,衛星搭載轉發器(Transponder),負責接收、放大并重新發射來自地面站的信號。衛星通常運行于地球靜止軌道(GEO)、中地球軌道(MEO)或低地球軌道(LEO),其中靜止軌道衛星因覆蓋範圍固定而廣泛應用。

    軌道高度計算公式示例(靜止軌道):

    $$ h = sqrt{frac{GMT}{4pi}} - R $$

    其中 ( T = 24 , text{h} ),( R ) 為地球半徑。

  2. 地面段(Ground Segment)

    包括地球站(Earth Station)和用戶終端。地球站負責向衛星發送上行信號并接收下行信號,大型站用于骨幹通信,小型終端(如VSAT)服務于企業或個人用戶。

  3. 通信流程

    信號從源地球站發射(上行鍊路)→ 衛星轉發器接收并變頻放大→ 衛星向目标區域發射(下行鍊路)→ 目标地球站接收信號。全程需克服傳播延遲(靜止軌道約250ms)和大氣衰減。

核心應用場景

技術優勢與挑戰

權威定義參考來源

  1. 國際電信聯盟(ITU)

    定義衛星通信為“利用衛星上的空間電台進行的無線電通信”(《無線電規則》第1條)。

    來源:ITU-R Recommendations (P.341, P.618)

  2. IEEE通信協會

    将衛星系統歸類為無線通信基礎設施,強調其軌道動力學與信號調制技術。

    來源:IEEE Transactions on Communications (Vol. 68, Issue 5)

  3.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

    在空間通信協議标準(SCPS)中規範衛星數據傳輸格式與誤差控制機制。

    來源:NASA Technical Reports Server (NTRS)

  4. 歐洲航天局(ESA)

    主導的伽利略導航系統驗證了低軌衛星在高速數據傳輸中的應用潛力。

    來源:ESA Telecommunications & Integrated Applications

網絡擴展解釋

衛星通信系統是利用人造地球衛星作為中繼站,在地球站之間或地球站與移動終端之間實現信息傳輸的通信網絡。以下是其核心要點:

一、定義與基本原理

衛星通信系統通過衛星轉發無線電信號,突破地理限制,實現遠距離通信。其核心原理是将地面信號通過上行鍊路發送至衛星,經衛星轉發器處理後,再通過下行鍊路傳回目标終端。例如,同步軌道衛星可覆蓋地球表面約1/3的區域,三顆衛星即可實現全球通信(極地除外)。

二、系統組成

  1. 空間段:包括通信衛星及其子系統:
    • 通信載荷:轉發器(信號中繼)、天線(多波束覆蓋)。
    • 支持系統:太陽能電源、姿态控制系統(保持衛星穩定)、推進系統(軌道修正)。
  2. 地面段:包括地球站與終端設備:
    • 中央站:負責資源調度、網絡管理。
    • 用戶終端:如智能手機、船舶通信設備等。
  3. 控制段:監控衛星狀态并發送指令,确保系統正常運行。

三、分類與工作頻段

  1. 按軌道類型:
    • 地球靜止軌道(GEO):覆蓋範圍廣,適合固定通信。
    • 低軌道(LEO):延遲低,適合移動終端(如星鍊系統)。
    • 中軌道(MEO):平衡覆蓋與延遲,常用于導航系統。
  2. 常用頻段:C波段(4-8GHz)、Ku波段(12-18GHz)、Ka波段(26.5-40GHz),其中Ka波段可提供130Gbps高速傳輸。

四、技術特點

  1. 覆蓋範圍廣:單顆GEO衛星可覆蓋地球表面1/3區域。
  2. 抗幹擾能力強:采用多波束天線和信號調制技術(如QPSK、OFDM)降低噪聲影響。
  3. 多址接入技術:
    • 頻分多址(FDMA):不同用戶分配不同頻率。
    • 時分多址(TDMA):用戶共享頻帶但分時傳輸。
    • 碼分多址(CDMA):通過編碼區分用戶,抗幹擾性更強。

五、應用場景

包括遠洋船舶通信、應急救災、偏遠地區網絡覆蓋(如華為Mate系列手機的衛星短信功能)以及軍事通信等。

若需更詳細的技術參數或曆史發展,可參考權威文獻或航天機構發布的資料。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