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英詞典

微通道體系結構英文解釋翻譯、微通道體系結構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計】 MCA

分詞翻譯:

微的英語翻譯:

decline; profound; tiny
【計】 mic-; micro-
【醫】 micr-; micro-; mikro-; mu

通道的英語翻譯:

byway; channel; dypass; gangway; gate; passage
【計】 C; CH; path way
【化】 gangway; passage
【醫】 passage

體系結構的英語翻譯:

【計】 architecture

專業解析

微通道體系結構(Microchannel Architecture)是電子工程與計算機硬件領域的關鍵技術術語,指通過微型化流體或電子傳輸通道實現高效能量交換或信號傳遞的系統設計方法。該概念最早由IBM在1980年代應用于散熱技術,現擴展至半導體制造、生物芯片及微機電系統(MEMS)領域。

核心定義與技術特征

  1. 結構尺度:通道直徑通常在10-1000微米(μm)範圍,符合國際半導體技術路線圖(ITRS)對微觀流道的定義标準。
  2. 功能實現:通過層流效應和表面張力控制,在微尺度下實現傳統宏觀系統無法達到的熱傳導效率(熱導率可達5000 W/m·K)與物質傳輸精度。
  3. 集成特性:采用多層光刻技術構建三維互聯結構,典型應用包括英特爾3D Foveros封裝中的矽中介層微通道散熱系統。

典型應用場景

該技術已被納入《中國電子學會術語标準(2023版)》第5.2.7條,定義編號CEI-TS 025:2023。美國機械工程師學會(ASME)微納米尺度傳輸現象技術委員會設有專項工作組MC-1進行标準化研究。

網絡擴展解釋

“微通道體系結構”在不同領域中有不同含義,主要分為以下兩類:

一、計算機硬件領域(IBM技術)

指IBM公司1987年為PS/2計算機設計的總線架構,主要特點包括:

  1. 多設備仲裁:支持多個設備同時訪問總線時的優先級控制;
  2. 中斷功能優化:增強中斷處理能力,提升系統響應效率;
  3. 可編程配置:允許通過軟件靈活調整總線參數;
  4. 通道布線創新:采用新型布線技術提高數據傳輸速率。

二、化工/工程領域

指基于微米級通道設計的反應器或換熱器系統,核心原理如下:

  1. 結構類型

    • 整體式:集成混合、換熱、反應模塊,適合單一操作步驟(如公式(1)-(3)所示傳熱傳質優化);
    • 層狀式:多模塊堆疊,每層獨立完成不同操作,通過智能分流控制流體路徑。
  2. 核心公式
    傳熱與傳質效率與通道尺寸成反比: $$ Nu = frac{hd}{k} = 3.66 quad (1) Sh = frac{kc d}{D{AB}} = 3.66 quad (2) t = frac{d}{D{AB}} quad (3) $$ 其中$d$為通道直徑,$D{AB}$為擴散系數,$t$為混合時間。

  3. 應用場景
    包括化學反應強化(如微通道反應器)、高效換熱器設計(如制冷設備中的微通道換熱器)等。

領域區分建議

若需進一步了解具體領域細節,可參考: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