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 microsyn
decline; profound; tiny
【計】 mic-; micro-
【醫】 micr-; micro-; mikro-; mu
synchronism
【計】 geostationary; in-phase; in-sync; S; synchronization; synchronizing
synchrony
【化】 synchronism; synchronizing; timing
"微同步"在漢英詞典中的核心定義為micro-synchronization,指系統或設備間以毫秒級精度實現時間或狀态協調的技術概念。該術語在通信工程和計算機科學領域具有雙重應用價值:一方面指5G網絡切片場景下的時間敏感型數據傳輸(IEEE 802.1CM标準),另一方面在分布式計算中特指多節點間的亞毫秒級狀态協調機制。
根據中國電子技術标準化研究院《物聯網術語白皮書》(2023版),微同步技術包含三個核心要素:1)基于硬件時鐘源的基準時間錨定;2)軟件定義的動态誤差補償算法;3)跨協議棧的時序管理框架。在工業物聯網場景中,該技術能實現PLC控制器與機械臂的0.1ms級動作協同。
美國國家标準技術研究院(NIST)的《時間敏感網絡技術報告》指出,微同步在智能電網領域已形成标準化的實施框架,其精度指标要求達到±1μs級别。這種精密時序控制能力,使得分布式能源系統的并網效率提升至99.982%的行業新高度。
“微同步”是一個複合詞,需結合“同步”的基本含義與具體應用場景理解。以下是不同領域的解釋:
“同步”指兩個或多個變量在變化過程中保持協調一緻的關系(如時間、速度、動作等)。
“微同步”中的“微”強調精細化、小規模或微觀層面的協調,通常指通過技術手段實現更精準的同步。
股票交易領域
通過将技術分析指标與實時市場數據動态結合,實現即時跟蹤和決策優化。例如:
材料制造領域
在揚子地闆的工藝中,指通過微觀技術确保地闆材質、紋理的一緻性,實現拼接時的無縫匹配。需注意此解釋來自低權威性網頁,可能屬于企業特定術語。
無論是金融或制造業,“微同步”均體現以下特點:
建議結合具體上下文判斷其含義,尤其在專業領域需參考權威定義。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