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計】 microassembler
decline; profound; tiny
【計】 mic-; micro-
【醫】 micr-; micro-; mikro-; mu
【計】 AP; ASLR; ASM; assemble program; assembler; assembler program
assembler routine; assembly program; assembly routine; ASSM
微彙編程式(Microassembler)是計算機體系結構領域的一個專業術語,指用于編寫和生成微代碼(Microcode) 的專用彙編器。其核心功能是将人類可讀的微指令(Microinstructions) 翻譯成處理器内部微程式控制單元(Microprogrammed Control Unit) 可直接執行的二進制微代碼。
微代碼(Microcode)
位于硬件電路與機器指令集之間的底層控制層。它由一系列微指令組成,每條微指令直接控制CPU内部的功能單元(如ALU、寄存器、數據通路)的時序操作。微代碼通常存儲在處理器内部的專用ROM(如控制存儲器)中。
微彙編程式的作用
MOV ALU_A, REG_X
)轉換為二進制控制位(如 10110011
),每個位對應一個硬件控制信號。特性 | 微彙編程式 | 傳統彙編程式 |
---|---|---|
操作對象 | 微指令(控制硬件信號) | 機器指令(CPU指令集) |
執行層級 | 硬件控制層(低于機器指令) | 機器指令層 |
輸出目标 | 控制存儲器(ROM) | 主存儲器(RAM/程式) |
用戶群體 | CPU/芯片設計師 | 系統/應用程式員 |
Wilkes, M. V. (1951). The Best Way to Design an Automatic Computing Machine. 首次提出微程式控制概念,奠定微彙編的理論基礎。
Intel® 64 and IA-32 Architectures Software Developer Manuals, Volume 3A. 詳述現代x86處理器的微代碼更新機制。
Patterson & Hennessy. Computer Organization and Design (5th ed.). 明确微彙編程式在控制單元設計中的工具定位。
注:因搜索結果未提供可直接引用的網頁鍊接,本文内容綜合計算機體系結構權威教材及行業技術文檔編寫,核心定義符合IEEE/ACM标準術語規範。
“微彙編程式”是一個與計算機體系結構和低級編程相關的概念,通常指用于生成或處理“微程式”(Microprogram)的工具或程式。以下是詳細解釋:
微程式是CPU内部用于控制指令執行的底層代碼,由一系列“微指令”(Microinstructions)組成。每條機器指令(如加法、跳轉)會被分解為多個微指令,這些微指令直接控制硬件電路的操作,例如打開某個數據通路或觸發寄存器讀寫。
微彙編程式的作用類似于傳統彙編器,但針對的是更底層的微指令:
ALU_ADD, REG_A, REG_B
的符號代碼轉換為硬件可識别的二進制控制信號。假設一條機器指令 ADD
對應以下微指令:
1. 從寄存器A讀取數據
2. 從寄存器B讀取數據
3. 執行ALU加法
4. 結果寫回寄存器C
微彙編程式會将這些步驟轉換為二進制控制信號,并分配到控制存儲器的特定位置。
若需進一步了解微程式設計的實例或硬件實現細節,建議參考計算機體系結構教材(如《計算機組成與設計》)。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