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計】 pseudo-code statement
bogus; fake; false; puppet
【醫】 pseud-; pseudo-
【計】 code statement
僞代碼(Pseudocode)是一種非正式的、類似自然語言的描述性工具,用于表達算法邏輯或程式結構,無需遵循特定編程語言的嚴格語法規則。其核心目的是清晰傳達計算步驟,便于人類理解和跨語言交流。以下從漢英詞典角度解析其詳細含義及特征:
僞代碼是介于自然語言與編程語言之間的算法描述工具,通過結構化但不拘泥語法的形式,模拟程式執行流程。例如:
若 用戶年齡 ≥ 18 則
顯示 "已成年"
否則
顯示 "未成年"
Pseudocode: A high-level description of an algorithm combining natural language and programming constructs, independent of specific syntax.
示例:
IF user_age ≥ 18 THEN
OUTPUT "Adult"
ELSE
OUTPUT "Minor"
跨語言通用性
僞代碼避免使用真實編程語言的語法細節(如分號、括號格式),聚焦邏輯表達。例如循環可統一寫作:
FOR i FROM 1 TO 10
PRINT i * 2
而非指定for (int i=0; i<10; i++)
等具體語法。
抽象層級控制
既可描述高層架構(如“排序用戶列表”),也可細化關鍵步驟(如“交換相鄰元素”),根據需求調整精度。
在教材中替代複雜代碼,突出核心邏輯(如《算法導論》對Dijkstra算法的僞代碼描述)。
用于技術方案中的流程規範,例如:
函數 計算平均值(數據列表):
總和 ← 0
遍曆 數據列表 中每個 數據項:
總和 ← 總和 + 數據項
返回 總和 / 列表長度
IEEE 将僞代碼歸類為非形式化規約語言(Informal Specification Language),強調其降低理解門檻的作用。
中文術語 | 英文術語 |
---|---|
僞代碼 | Pseudocode |
控制結構 | Control Structure |
算法描述 | Algorithm Description |
流程圖輔助工具 | Flowchart Supplement |
學術與行業引用來源:
僞代碼(Pseudocode)是一種非正式的、類似自然語言的描述方式,用于表達算法或程式的邏輯結構,不依賴具體編程語言的語法規則。它主要服務于算法設計階段,幫助開發者在實際編碼前梳理思路,具有以下特點:
if-else
/for
/while
),便于跨語言理解。輸入
/輸出
)直觀展示程式結構。輸入:用戶輸入年齡
輸出:判斷是否成年
if 年齡 ≥ 18 then 輸出 "成年" else 輸出 "未成年"
for i從1到10執行 打印i
輸入:整數n
if n ≤ 1
返回 "非素數"
for i從2到√n
if n能被i整除
返回 "非素數"
返回 "素數"
通過僞代碼,開發者可快速聚焦核心邏輯,再将其轉化為Python、Java等具體語言代碼。實際編寫時需注意層次清晰、關鍵步驟無歧義。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