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英詞典

魏耳氏培養基英文解釋翻譯、魏耳氏培養基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醫】 Weyl's culture-medium

分詞翻譯:

耳的英語翻譯:

ear; erbium
【醫】 aures; auri-; auris; ear; ot-; oto-

氏的英語翻譯:

family name; surname

培養基的英語翻譯:

【化】 culture medium
【醫】 culture media; culture medium; culture-medium; media; medium
nutrient medium

專業解析

魏耳氏培養基(Weil's Disease Medium),英文通常稱為Weil's Disease Medium 或Weil's Medium,是一種專用于培養和分離鈎端螺旋體(Leptospira) 的微生物培養基。鈎端螺旋體是引起鈎端螺旋體病(Weil's Disease,即外耳氏病)的病原體。

定義與用途

該培養基是半固體或液體培養基,主要成分為基礎營養液(如磷酸鹽緩沖液)添加5-10%的滅活兔血清。血清提供鈎端螺旋體生長必需的脂肪酸、維生素和生長因子。其設計旨在滿足鈎端螺旋體對長鍊脂肪酸和維生素B₁₂的特殊營養需求,同時抑制雜菌生長。

關鍵特性

  1. 選擇性:兔血清中的天然抗體和補體可抑制部分雜菌,但并非完全選擇性培養基,常需配合抗生素使用。
  2. pH與緩沖:維持弱堿性(pH 7.2–7.4),磷酸鹽緩沖系統穩定酸堿度。
  3. 改良版本:現代常用EMJH培養基(Ellinghausen-McCullough-Johnson-Harris Medium)替代,成分更明确(如添加吐溫-80和維生素B₁₂),可避免血清批間差異。

應用場景

主要用于臨床樣本(血液、尿液)或環境樣本中鈎端螺旋體的分離培養,是診斷鈎端螺旋體病的"金标準"之一,但培養周期較長(4-6周)。

命名來源

以德國醫生阿道夫·魏耳(Adolf Weil, 1848–1916) 命名。他于1886年首次系統描述鈎端螺旋體病的嚴重臨床表現(黃疸、出血、腎衰竭),該病後被稱為"Weil's Disease"。


參考資料

  1. 微生物學經典教材《伯傑氏細菌鑒定手冊》(Bergey's Manual of Systematic Bacteriology)對鈎端螺旋體培養基的分類說明。
  2. 美國疾控中心(CDC)鈎端螺旋體病診斷指南中關于培養方法的描述。
  3. 臨床微生物學權威期刊 Journal of Clinical Microbiology 對EMJH培養基配方的優化研究。

網絡擴展解釋

根據搜索結果顯示,"魏耳氏培養基"的具體信息并未在現有資料中明确提及。但結合"培養基"的通用定義和命名規律,可作以下分析:

  1. 基本定義 培養基是人工配制的營養基質,用于微生物、動植物細胞的培養,一般含有碳水化合物、含氮物質、無機鹽、維生素等成分。

  2. 命名推測 "魏耳氏"可能源于以下兩種命名方式:

  1. 使用建議 由于該名稱未在權威文獻中檢索到,建議:

注:目前可查的權威資料中,培養基主要按微生物類型分為細菌/真菌/放線菌培養基,或按功能分為基礎/選擇/鑒别/富集培養基。如需更精準解釋,請提供更多上下文信息。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