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 Weber's sign
【計】 Weber
【醫】 weber
family name; surname
ask for; go on a campaign; go on a journey; levy; sign
【醫】 sign; signe; signum
韋伯氏征(Weber's sign)是臨床神經學檢查中的重要體征,主要用于鑒别傳導性耳聾與感音神經性耳聾。該測試以德國解剖學家弗裡德裡希·韋伯(Friedrich Weber)命名,通過音叉振動觀察受試者的聽覺偏向性。
核心定義與測試方法
測試時需使用頻率512 Hz的音叉敲擊後置于受試者顱骨中線(通常為前額或頭頂)。正常聽力者會感知聲音居中無偏向。若聲音偏向患側,提示傳導性耳聾(如中耳炎、鼓膜穿孔);若偏向健側,則提示感音神經性耳聾(如内耳或聽神經病變)。
臨床意義延伸
近年研究發現,韋伯氏征在神經系統疾病評估中具有擴展價值。小腦病變患者可能出現肢體運動協調性測試陽性(又稱"肢體偏斜征"),表現為閉目平舉上肢時患側肢體向軀幹外側偏移。這種體征對卒中早期識别具有輔助診斷價值。
鑒别診斷要點
權威參考資料:
韋伯氏征(Weber's Syndrome)在醫學中有兩種不同指代,需根據具體語境區分:
又稱韋伯綜合征,由腦血管病變或腫瘤壓迫引起,主要特征為:
屬于先天性神經皮膚綜合征,典型表現為:
特征 | 大腦腳綜合征(韋伯氏征) | 斯特奇-韋伯綜合征 |
---|---|---|
病因 | 腦血管病、腫瘤、炎症 | 胚胎期血管發育異常 |
核心表現 | 動眼神經麻痹+對側偏癱 | 面部血管痣+癫痫+青光眼 |
發病年齡 | 中老年多見 | 嬰幼兒期顯現 |
注意:臨床中“韋伯氏征”更常指第一種(大腦腳綜合征),但需結合具體症狀和檢查結果明确診斷。若涉及面部血管痣或兒童癫痫,需考慮斯特奇-韋伯綜合征。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