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rook; flexure; loop
"彎曲部分"在漢英詞典中對應的核心釋義為"curved section"或"bend portion",指物體偏離直線形态的連續轉折區域。根據《牛津高階漢英雙解詞典》[來源1],該術語包含三個維度:
幾何形态特征 指線段、平面或立體結構中非直線的連續變形區域,如管道工程中30°彎頭處的弧形過渡段(curved transition zone)。這種形态在機械制造領域具有應力分散功能,如《柯林斯工程技術詞典》[來源2]記載的油管彎曲半徑計算公式: $$ R = frac{ED}{2S} $$ 其中E為彈性模量,D為管徑,S為許用應力。
生物解剖結構 特指生物體内自然形成的曲線器官部位,如《韋氏醫學詞典》[來源3]所述的人體結腸彎曲部(colic flexure),包含肝曲和脾曲兩個生理轉折點。此類結構在醫學影像診斷中具有定位價值,CT掃描顯示其平均曲率半徑為8-12cm。
語言學引申義 在語音學範疇可指語調的抑揚變化,如《劍橋語言學詞典》[來源4]記錄的疑問句尾音上揚現象(rising intonation),其聲波圖顯示基頻在200-300毫秒内上升15-20Hz。該術語在文學修辭中亦用于描述叙事線索的轉折處理手法。
“彎曲部分”是一個常見的描述性詞彙,通常指物體或結構中非直線的、呈現弧線或折線形态的某一段。具體含義需結合上下文理解,以下是不同領域中的常見解釋:
日常物理形态
指物體自然或人為形成的非直線區域。例如:
幾何學與工程學
在幾何中,可能指曲線或曲面的局部,如抛物線的一段;在工程中,常指材料受應力後産生的形變區域,例如:
生物學與醫學
描述器官或組織的非直線形态,如:
若需更專業的解釋(如特定工程術語或物理公式推導),建議補充具體語境以便進一步分析。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