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 micrometry
測微法(Micrometry)是一種利用精密光學儀器(如顯微鏡)測量微小物體尺寸或距離的技術,廣泛應用于工程、材料科學和生物學領域。其核心原理是通過顯微鏡的标尺或目鏡測微尺,将微小目标的實際尺寸與已知刻度進行比對計算。
指通過光學放大系統對微觀物體進行精确測量的方法,測量精度通常達到微米(μm)級别。
測微法依賴顯微鏡的物鏡測微尺(object micrometer)和目鏡測微尺(eyepiece graticule)。物鏡測微尺是标定刻度的玻璃片(如1mm分100格,每格=10μm),目鏡測微尺為可移動刻度線。通過校準兩者關系,計算目标實際尺寸:
$$ text{實際尺寸} = frac{text{目鏡刻度數} times text{物鏡測微尺每格長度}}{text{校準時的目鏡刻度數}} $$
例如,若校準顯示目鏡10格對應物鏡尺7格(每格10μm),則目标占目鏡5格的實際尺寸為:
$$ frac{5 times (7 times 10)}{10} = 35 mu m $$
來源:中國大百科全書·測微技術(注:此為示例鍊接,實際引用需替換為有效權威來源)
術語擴展:
"測微法"在漢英對照中需區分于"測微術"(micrometry)與"千分尺測量"(micrometer measurement)。前者泛指顯微測量技術,後者特指使用螺旋測微器的宏觀尺度測量。
權威參考文獻:
“測微法”是一種精密測量技術,主要用于微小物體或微觀尺度的尺寸、距離等參數的測定。其含義和應用可歸納如下:
基本定義
測微法(Micrometry)指通過專用工具(如測微計、顯微鏡等)進行高精度測量的方法。在醫學領域,它被用于細胞、微生物等微觀結構的測量;在工程和科研中,則涉及材料表面、機械零件等精密尺寸的測定。
核心工具與方法
相關術語區分
總結來看,測微法的核心是“高精度”和“微觀尺度”,應用廣泛且工具多樣。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儀器的操作原理,可參考工程測量或生物實驗相關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