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計】 integrity control facility
integrity
【計】 full
【醫】 integrity
【計】 control function
在漢英詞典及技術标準框架下,"完整性控制功能"(Integrity Control Function)指通過技術手段确保數據或系統在存儲、傳輸和處理過程中保持準确、完整且未被篡改的機制。其核心定義可從以下維度解析:
術語對照與基礎定義
漢語術語“完整性控制”對應英文“integrity control”,常見于信息安全領域。根據ISO/IEC 15408标準,該功能通過哈希算法(如SHA-256)、數字簽名等技術驗證數據一緻性,防止未授權修改。
核心實現機制
典型技術包括:
應用場景分層
在數據庫系統中體現為ACID原則中的“Consistency”,例如Oracle數據庫通過UNDO/REDO日志實現事務級完整性;在網絡安全領域,TLS協議利用HMAC算法保障數據傳輸完整性。
标準化要求
中國國家标準GB/T 22239-2019《信息安全技術 網絡安全等級保護基本要求》明确将完整性控制列為二級以上系統的強制防護指标,要求具備數據篡改檢測與恢複能力。
完整性控制功能是數據庫管理系統(DBMS)中的核心機制,用于确保數據的準确性、一緻性和可靠性,防止無效或不符合業務邏輯的數據被錄入或修改。其核心目标是通過規則約束和驗證手段,維護數據的邏輯正确性。
實體完整性
通過主鍵(Primary Key)約束實現,确保表中每行數據的唯一性。例如,用戶表中的用戶ID不可重複且不可為空。
參照完整性
通過外鍵(Foreign Key)約束維護表間關系。例如,訂單表中的“用戶ID”必須存在于用戶表中,否則禁止插入。
域完整性
限制字段的取值範圍,包括數據類型、格式、默認值等。例如,年齡字段必須為0-120的正整數,或性别字段僅允許“男/女”。
用戶定義完整性
通過CHECK約束或觸發器(Trigger)實現自定義業務規則。例如,訂單金額需大于0,或庫存數量更新時不可為負數。
若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數據庫(如MySQL、Oracle)的實現語法,可提供補充說明。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