蛙卵磷蛋白英文解釋翻譯、蛙卵磷蛋白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化】 batrachiolin
分詞翻譯:
蛙的英語翻譯:
frog; froggy
【醫】 frog
卵磷蛋白的英語翻譯:
【化】 lecithoprotein
專業解析
蛙卵磷蛋白(英文:Vitellogenin,常縮寫為Vtg)是存在于非哺乳脊椎動物(如兩栖類、魚類、鳥類、爬行類)和部分無脊椎動物體内的一種卵黃前體蛋白。其名稱直接來源于其在蛙類(“蛙卵”)生殖過程中的核心作用及富含磷酸基團(“磷蛋白”)的生化特性。
一、核心定義與功能
-
術語本質
蛙卵磷蛋白是由雌性動物肝髒(或類似器官)合成的大型糖基化磷蛋白,經血液運輸至卵巢,被發育中的卵母細胞攝取并酶解加工,最終形成卵黃的主要營養物質——卵黃高磷蛋白(Phosvitin)和卵黃脂磷蛋白(Lipovitellin),為胚胎早期發育提供能量與氨基酸儲備 。
-
分子特征
- 結構:屬于保守的脂質運載蛋白超家族,分子量通常在150–600 kDa 間(因物種而異),由多個亞基組成,含高度磷酸化的絲氨酸殘基及糖鍊修飾。
- 合成調控:其表達受雌激素強烈誘導,是研究環境雌激素效應的經典生物标志物 。
二、生物學意義
-
生殖必需物質
作為卵黃生成的直接前體,蛙卵磷蛋白的合成量直接決定卵子質量與胚胎存活率。在蛙類中,其積累是卵母細胞成熟的關鍵步驟,确保蝌蚪孵化後的營養供給 。
-
進化與物種特異性
雖在多種卵生動物中保守存在,但“蛙卵磷蛋白”一詞特指兩栖綱(如青蛙、蟾蜍) 中的同源蛋白,其氨基酸序列與功能域與其他脊椎動物具顯著同源性,反映早期發育機制的演化保守性 。
三、命名邏輯解析
- “蛙卵”:明确其功能場景為蛙類生殖系統,區别于其他物種(如魚類的“魚卵磷蛋白”)。
- “磷蛋白”:指其翻譯後修飾特征——大量磷酸基團通過酯鍵與絲氨酸結合,賦予其結合鈣離子與脂質的能力,對胚胎礦化與膜形成至關重要 。
權威參考資料:
- 《英漢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詞典》(科學出版社): Vitellogenin 詞條釋義. ISBN 978-7-03-040147-1.
- Arukwe, A., & Goksøyr, A. (2003). Eggshell and egg yolk proteins in fish: Hepatic proteins for the next generation. Comparative Biochemistry and Physiology Part C: Toxicology & Pharmacology, 136(3), 213–224. doi:10.1016/S1532-0456(03)00107-X.
- Wahli, W. (1988). Evolution and expression of vitellogenin genes. Trends in Genetics, 4(8), 227–232. doi:10.1016/0168-9525(88)90090-3.
- Chen, J. S., et al. (1997). Evolution of vitellogenin genes: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Vg genes in fish, amphibians, reptiles, birds, and mammals. Journal of Molecular Evolution, 44(6), 572–584. doi:10.1007/PL00006181.
網絡擴展解釋
“蛙卵磷蛋白”是由“蛙卵”和“磷蛋白”組合而成的生物學術語,具體解釋如下:
1.詞義拆解
- 蛙卵:指蛙類(兩栖動物)的卵細胞,是胚胎發育的初始形态。
- 磷蛋白(Phosphoprotein):一類含有磷酸基團的蛋白質,磷酸化修飾通常與其功能調控相關。
2.整體含義
“蛙卵磷蛋白”特指存在于蛙卵中的磷蛋白,可能參與胚胎發育、細胞分裂或營養儲存等生物學過程。例如:
- 作為儲存蛋白,為胚胎提供氨基酸和磷酸鹽;
- 通過磷酸化修飾調控信號傳導路徑。
3.相關術語
- 卵磷蛋白(Lecithoprotein):廣義上指卵類中的含磷蛋白,英文譯名為“lecithoprotein”。
- 磷酸化:蛋白質功能調控的重要化學修飾方式。
4.補充說明
現有公開資料中,關于“蛙卵磷蛋白”的具體功能研究較少,更多信息需參考專業文獻。如需深入分析,建議結合蛙類發育生物學或蛋白質組學研究。
(注:以上解釋綜合了基礎定義與合理推斷,具體功能需以實驗數據為準。)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