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 layer-to-layer signal transfer
在電子工程領域,"層間訊號轉移"(Interlayer Signal Transfer)指多層印刷電路闆(PCB)或集成電路中,信號在不同導電層之間傳輸的物理現象與設計技術。其核心含義包含以下三方面:
漢英對照釋義
"層間"對應英文"interlayer",指PCB中通過過孔(Via)、盲埋孔(Blind/Buried Via)等結構連接不同銅層的通道;"訊號轉移"即"signal transfer",描述高頻信號通過電磁耦合或導體連通在層間傳遞能量的過程。
來源:IEEE Transactions on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傳輸原理
信號通過層間互連結構時,會因阻抗突變産生信號完整性(Signal Integrity, SI)問題,如反射、延時。其物理本質是麥克斯韋方程組描述的電磁場傳播:
$$
abla times mathbf{E} = -frac{partial mathbf{B}}{partial t}, quad
abla times mathbf{H} = mathbf{J} + frac{partial mathbf{D}}{partial t} $$
來源:ScienceDirect《Electromagnetic Field Theory》
串擾(Crosstalk)
相鄰層信號線因電容/電感耦合産生幹擾,需通過地平面屏蔽或3D間距優化抑制,串擾電壓公式為:
$$ V_{crosstalk} = k cdot C_m frac{dV}{dt} $$
其中 $C_m$ 為互容,$k$ 為布局系數。
來源:IPC-2141A《Controlled Impedance Circuit Boards》
阻抗連續性
過孔導緻的阻抗不匹配會引發信號衰減,需采用背鑽(Back Drilling)或差分過孔(Differential Vias)設計。高速設計規範要求阻抗波動≤10%。
來源:IEEE Standard 1156-2020
高密度互聯(HDI)闆
智能手機主闆通過激光微孔(Microvia)實現8-12層間信號轉移,孔徑≤100μm以提升帶寬。
來源:IPC-2226《HDI Design Guide》
三維集成電路(3D-IC)
芯片堆疊中采用矽通孔(TSV)技術,傳輸延遲較傳統PCB降低90%,但需解決熱應力問題。
來源:SEMATECH《3D Interconnect Technology Roadmap》
“層間訊號轉移”是一個電子工程領域的專業術語,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該術語多用于描述信號在多層結構中的跨層傳輸,例如:
需注意信號在層間轉移時可能産生的信號衰減或串擾問題,通常需通過屏蔽設計、阻抗控制等手段優化。
注:由于搜索結果信息有限,建議結合電子工程領域專業文獻進一步驗證具體技術細節。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