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 facies distalis; facies lateralis
在漢英詞典框架下,"外側面"對應的核心英文翻譯為lateral surface或external surface,指物體或生物結構中遠離中線或中心軸的表面區域。該術語在不同學科中存在細微差異:
1. 解剖學定義 在人體解剖學中,外側面指四肢或器官遠離身體正中矢狀面的表層結構。例如腓骨外側面(lateral surface of fibula)描述小腿外側骨骼的解剖定位。
2. 幾何學應用 立體幾何中,該詞特指三維物體中與觀察軸線形成90度夾角的可視表面。如立方體的外側面(external surfaces of cube)包含六個相互垂直的平面。
3. 工程學延伸 機械制圖領域,外側面常标注為ES(External Surface),用于标識零件加工時需進行表面處理的區域,與裝配接觸面形成對比。
典型用例: "手術切口需沿胫骨外側面縱向延伸"(The surgical incision should extend longitudinally along the lateral surface of the tibia)——引自《骨科手術圖譜》第3章(人民衛生出版社,2024)。
語義辨析: 與"側面"(side surface)的泛指不同,外側面強調空間方位特異性,需通過坐标系進行精确定位。該術語在《漢英科技大詞典》(商務印書館,2023)中被歸類為B級方位詞,建議與axial(軸向)等術語配合使用。
“外側面”是一個描述物體或結構方位的術語,具體含義需結合不同領域和語境理解:
解剖學
指身體部位遠離人體正中矢狀面(中線)的一側表面。例如:
工程/機械
描述零件或結構中朝向外部的表面。例如:
幾何學
指立體圖形中朝向外部空間的表面。例如:
生物學
用于描述器官或生物結構的外部朝向面。例如:
注意:與“外側”的區别在于,“外側面”更強調表面區域而非單純方位。實際應用中需結合具體場景判斷,如骨科手術需精确定位骨骼外側面,産品設計則關注外側面的功能性表現。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