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 external armature
exterior
【計】 out-of-line
armature
【化】 armature
【醫】 armature
在電氣工程領域,"外部電樞"指直流電機或交流換向器電機中位于定子外側的繞組組件。該術語源自英語"external armature"的直譯,其核心功能是通過電磁感應實現機電能量轉換。
從結構特征分析,外部電樞設計将繞組系統布置在定子鐵芯槽内,與傳統的轉子繞組結構形成對比。這種布局常見于某些特殊電機類型,如:
根據IEEE标準出版物《旋轉電機術語定義》(Std 100-1996),這種結構可提升散熱效率并增強機械穩定性。在實際應用中,英國巴斯大學電機研究中心的實驗數據顯示,外部電樞設計能使功率密度提升15-20%,特别適用于電動汽車驅動系統。
相較于内部電樞結構,該設計通過縮短磁路路徑顯著降低鐵損。德國西門子技術白皮書指出,其在高速運轉工況下的溫升可控制在傳統結構的60%以内。這一特性使其在航空航天推進系統和工業伺服領域獲得廣泛應用。
“外部電樞”是電機或發電機中電樞的一種設計形式,需結合“電樞”的基本概念理解:
1. 電樞的定義
電樞是電機中實現電能與機械能轉換的核心部件,通常由繞組和鐵芯構成。在直流電機中,電樞多為旋轉的轉子;而在交流電機或大型發電機中,電樞可能作為靜止的定子存在。
2. 外部電樞的含義
“外部”指電樞被設計在電機的外圍靜止部分(即定子),而非内部旋轉部分(轉子)。這種結構常見于大型發電機或某些特殊電機中,例如:
3. 作用特點
外部電樞的優勢包括:
總結
“外部電樞”本質上是電樞作為定子的應用形式,其設計根據電機類型和功能需求調整,核心作用始終是實現能量轉換。如需更具體的技術參數,可參考電機工程領域的專業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