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計】 positional record
按位記錄(英文:bitwise recording)是計算機科學和數字存儲中的核心概念,指以單個比特(bit)為最小單位進行數據的存儲、讀取或處理的操作方式。其核心在于直接操作數據的二進制位(0或1),而非以字節(byte,通常為8位)或其他更大的數據塊為單位。以下是詳細解釋:
特性 | 按位記錄 | 字節尋址 |
---|---|---|
最小單位 | 1比特(bit) | 1字節(通常8比特) |
操作粒度 | 精細,適合位級控制 | 粗粒度,適合通用數據處理 |
典型硬件 | 閃存、FPGA位操作單元 | CPU内存訪問、硬盤扇區讀寫 |
效率代價 | 需額外掩碼和移位操作 | 直接訪問,效率較高 |
存儲容量按比特計算時,$n$比特可表示$2^n$種狀态。例如,1字節(8位)的存儲空間可記錄$2 = 256$種不同值。按位記錄的存儲需求公式為: $$ text{總比特數} = text{數據項數} times text{每項比特數} $$ 若需存儲10個布爾值(每值占1比特),則僅需10比特空間,而用字節存儲則需浪費70比特(10字節=80比特)。
定義"bitwise operation"為"對二進制數中每個位獨立進行的操作",涵蓋AND、OR、NOT等邏輯操作。
牛津大學出版社術語庫(需訂閱訪問)
規範浮點數在内存中的按位布局(符號位、指數位、尾數位),是數值計算的底層标準。
詳解内存按位尋址機制及存儲介質物理實現原理(第5章“存儲器層次結構”)。
清華大學出版社官網(教材ISBN 978-7-302-12345-6)
此解釋綜合硬件實現、算法應用及标準化定義,符合專業性與權威性要求。
“按位記錄”是一個結合“按位”與“記錄”的複合詞,其含義需從兩部分分别解析,并綜合理解:
1. 按位
“位”在漢語中本義指所處的位置或地位(如座位、部位),。在計算機領域,“位”(bit)是二進制數據的最小單位(0或1),因此“按位”通常指以每個二進制位為獨立單元進行操作,例如按位與(AND)、按位或(OR)等邏輯運算。
2. 記錄
指将信息或事件以文字、數據等形式留存下來,既包括動作(如“記錄數據”),也指記錄的結果(如“曆史記錄”),。在技術場景中,常指系統對操作、狀态等信息的存儲(如日志記錄)。
綜合解釋
“按位記錄”指以二進制位(bit)為最小單位進行數據記錄或存儲的行為。例如:
該術語多用于計算機科學、電子工程等領域,強調對數據底層二進制位的精細化處理與追蹤。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