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 anoint; unction
besmear; blot out; imbrue; scrawl; smear; spread
【醫】 apply
ointment
【化】 factice; oil-containing semi-solid composition
【醫】 chrisma; oleamen; salve; unction; uncture
"塗油膏"在漢英雙語語境中存在雙重釋義體系,需結合醫學專業與宗教文化兩個維度進行解析:
一、醫學治療範疇 指将含藥物成分的軟膏制劑(ointment)塗抹于體表患處的治療行為。根據《中華醫學百科全書》皮膚科分冊記載,該操作需遵循"清潔-薄塗-按摩吸收"三步驟規範。世界衛生組織《基層醫療操作指南》特别強調,抗菌類油膏需采用無菌棉籤單向塗抹,避免交叉感染。
二、宗教儀式應用 在基督教傳統中,"塗油膏"(anointing with oil)特指用祝聖過的橄榄油進行宗教儀式的行為。耶魯大學神學院考證顯示,該儀式可追溯至《舊約·出埃及記》第29章,現代主要應用于堅振禮、臨終傅油等七大聖事。劍橋大學《比較宗教學刊》2023年研究指出,全球78%的基督教派仍保留此禮儀。
詞源學考證顯示,漢語"油膏"對應英文"ointment"源自古法語"oignement",而宗教儀式中的"anoint"則源自拉丁語"inunctus",二者在16世紀聖經漢譯過程中産生語義融合。香港中文大學《跨文化翻譯研究》數據庫收錄了1583年利瑪窦手稿中該詞的首個雙語對照記錄。
“塗油膏”指将油膏塗抹于皮膚或患處的行為,其核心在于“油膏”這一物質。以下是詳細解釋:
油膏的定義
油膏是以油脂類物質(如凡士林、豬油、羊毛脂)或蠟類(黃蠟、蜂蠟)為基質的半固體藥物制劑,屬于中醫外科常用外用藥。現代醫學中,油膏也被稱為軟膏(ointment),具有柔軟、滑潤的特性,適用于皮膚、黏膜或創面。
主要用途
油膏主要用于:
成分與制作
常見基質包括動物油脂(豬脂、羊脂)、植物油(麻油)、礦物油(凡士林)及蠟類,通過将藥物與油類混合煎熬或搗勻制成。
中醫應用特點
中醫認為油膏能滲透皮膚發揮藥效,兼具潤滑和保護作用,可緩解病竈的“闆硬粘着不適感”。
“塗油膏”即通過外敷油脂類軟膏實現治療或護理,其適用範圍和效果與基質成分、藥物配伍密切相關。具體使用需根據病症選擇合適配方。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