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三七英文解釋翻譯、土三七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醫】 Gynura segetum
分詞翻譯:
土的英語翻譯:
dust; earth; ground; homemade; land; local; soil; unrefined
【醫】 clay; earth; geo-; terra; terrae
三七的英語翻譯:
【化】 notoginseng; Radix Notoginseng
【醫】 radices pseudoginseng
專業解析
土三七(Gynura japonica)漢英詞典釋義與詳解
一、中英文名稱與植物學屬性
- 中文名:土三七(亦稱“菊三七”“三七草”)
- 英文名:Gynura(屬名),常見譯名包括Japanese Velvet Plant 或Purple Passion Vine。
- 學名:Gynura japonica (Thunb.) Juel(菊科菊三七屬)。
- 混淆提示:需與五加科名貴藥材“三七”(Panax notoginseng)嚴格區分。土三七因形态相似得名,但科屬、成分及毒性差異顯著。
二、形态特征與分布
- 外觀:多年生草本,莖直立,株高約1米;葉互生,橢圓形或長圓狀披針形,邊緣具不規則鋸齒;頭狀花序,花橙黃色。
- 分布:原産東亞,中國華東、華南及西南地區常見,多生于山坡、林緣或庭院栽培。
三、藥用價值與傳統應用
- 傳統功效:民間用于散瘀消腫、止血止痛,外用治療跌打損傷、癰瘡腫毒。
- 活性成分:含吡咯裡西啶生物堿(PAs),如senkirkine 和senecionine,具抗炎活性但存在肝毒性風險。
四、毒性警示與安全争議
- 肝損傷風險:土三七所含PAs可導緻肝窦阻塞綜合征(HSOS),臨床表現為腹水、黃疸,嚴重者需肝移植。
- 監管警示: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明确将土三七列為易混淆有毒藥材,禁止替代正品三七入藥。
五、現代研究與規範建議
- 毒理學研究:動物實驗證實其生物堿代謝産物可損傷肝内皮細胞,緻肝纖維化。
- 使用建議:僅限外用,内服需嚴格遵循醫囑;選購“三七”時認準五加科來源,避免誤服。
權威參考文獻來源
- 《中國植物志》(英文版): Gynura japonica 分類條目 FRPS
- 《中華本草》: 土三七毒性及鑒别章節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
- 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 中國植物圖像庫(土三七标本) PPBC
- 《藥物毒理學雜志》: "土三七緻肝窦阻塞綜合征機制研究" (2020)
- 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 《關于防範土三七中毒的安全警示》 (2023) NMPA
(注:部分來源因平台限制未提供直鍊,可通過機構官網檢索文獻标題獲取全文。)
網絡擴展解釋
土三七是一種中藥材,其定義、功效及注意事項如下:
一、基本定義
土三七為菊科植物菊葉三七(學名:Gynura segetum)的根或全草。與五加科的正規三七(Panax notoginseng)不同,兩者雖名稱相似但屬不同科植物,需注意區分。
二、形态特征
- 植株:多年生草本,高60-150厘米,莖直立,葉片互生,邊緣有鋸齒。
- 根莖:塊狀,曬幹後呈淡黃色,表面粗糙。
- 花果:傘房狀花序,花小且密集,黃色或橙黃色;果實為星芒狀排列的蓇葖果。
三、主要功效
- 止血散瘀:用于吐血、便血、崩漏及外傷出血。
- 消腫止痛:緩解跌打損傷、風濕痛、産後腹痛及痛經。
- 清熱解毒:輔助治療瘡癰疽疔、蟲蛇咬傷。
四、注意事項
- 潛在毒性:部分品種含千裡光菲靈堿等成分,長期或過量使用可能導緻肝損傷。
- 合法性問題:土三七未被列入國家法定藥材目錄,需在醫生指導下使用。
五、與三七的區别
特征 |
土三七(菊科) |
三七(五加科) |
根莖 |
塊狀,表面粗糙 |
紡錘形,表面光滑有瘤狀突起 |
毒性 |
部分含毒性成分 |
無毒性,可長期保健使用 |
合法性 |
非法定藥材 |
國家批準藥材 |
建議使用前咨詢中醫師,避免混淆或誤用引發健康風險。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