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daphic
土壤是地球陸地表面由礦物質、有機質、空氣、水分及生物群落組成的疏松表層物質,其英文對應詞為"soil"。根據《牛津漢英大詞典》的定義,soil指"the upper layer of earth in which plants grow, a black or dark brown material typically consisting of a mixture of organic remains, clay, and rock particles"(植物生長的地表層,通常由有機殘留物、黏土和岩石顆粒混合而成的黑色或深褐色物質)。
從學科交叉角度分析,土壤包含三個核心屬性:
在工程應用領域,ASTM D2487标準将土壤按粒徑分為礫石(>4.75mm)、砂(4.75-0.075mm)、粉土(0.075-0.002mm)和黏土(<0.002mm)四個等級,該分級體系被廣泛應用于土木工程建設。
土壤是地球陸地表面具有肥力、能生長植物的疏松表層物質層,其定義和特性可從以下四方面解析:
1. 基本定義與組成 土壤由礦物質(岩石風化産物)、有機質(動植物殘體分解形成)、水分、空氣及微生物構成,形成固、液、氣三相共存體系。其中腐殖質占有機質總量的85%-90%,是衡量土壤肥力的關鍵指标。典型耕地有機質含量為0.5%-2.5%。
2. 核心特征——肥力 土壤肥力指為植物提供水、養分、空氣和熱量的綜合能力。這種能力通過礦物質與有機質的相互作用實現,例如腐殖質能增強土壤保水保肥性,形成“油土”等高産土壤。
3. 形成與發展 土壤是岩石在生物、氣候、地形及人類活動共同作用下,經過長期風化與成土過程形成的自然體。其厚度通常約2米,位于岩石圈、大氣圈、生物圈和水圈的交界處。
4. 功能與價值 • 生态功能:支撐植物生長,維系生物多樣性 • 環境調節:參與水循環與碳儲存 • 農業生産:人類通過耕作影響土壤結構,例如施肥改變養分供應
注:如需了解土壤分類、具體成土過程等擴展内容,可查閱、5、6、11的完整信息。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