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英詞典

土荊芥英文解釋翻譯、土荊芥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醫】 Chenopodium ambrosioides L.; wormseed

相關詞條:

1.epazote  

分詞翻譯:

土的英語翻譯:

dust; earth; ground; homemade; land; local; soil; unrefined
【醫】 clay; earth; geo-; terra; terrae

荊芥的英語翻譯:

【醫】 herba schizeneptae

專業解析

土荊芥(Dysphania ambrosioides)是一種常見的中草藥和香料植物,在漢英詞典中通常有以下詳細解釋:


土荊芥 (Tǔ Jīngjiè)

英文名稱:Mexican Tea, Wormseed, Epazote

植物學分類:藜科(Chenopodiaceae)藜屬(Dysphania),學名 Dysphania ambrosioides(原 Chenopodium ambrosioides)。


核心釋義

  1. 植物特征

    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高約50-100厘米,莖直立多分枝,葉片披針形具鋸齒,全株有強烈氣味。花果期夏季,花序穗狀,種子黑褐色微小。

  2. 藥用價值

    • 傳統中醫:性辛、苦,微溫,有小毒。歸脾、胃經。功能驅蟲消積,主治蛔蟲病、鈎蟲病、脘腹脹痛。《中華本草》記載其煎劑可驅除腸道寄生蟲。
    • 現代應用:揮發油含驅蛔素(ascaridole),對蛔蟲、鈎蟲有麻痹作用,但過量易緻中毒,需遵醫囑使用。
  3. 食用與禁忌

    在墨西哥及中南美洲作為調味香料(Epazote),用于豆類料理以減少脹氣。因含毒性成分(如亞硝酸鹽),孕婦及肝腎功能不全者禁用。

  4. 生态影響

    被列為入侵物種(如中國南方),繁殖力強,易破壞農田生态平衡。


權威參考來源

  1. 《中藥大辭典》(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條目編號:第0786條,詳述土荊芥的藥性及方劑配伍。

  2. 《Flora of China》(中國科學院)

    植物分類及形态描述(Vol. 5, p. 375)。

  3. PubMed Central(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

    研究論文:"Toxicological profile of Dysphania ambrosioides essential oil"(DOI: 10.1002/jat.4231)。

  4. 《中華本草》(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編)

    民族藥篇,第3卷,收錄土荊芥的毒性警示及劑量規範。


注:使用需嚴格遵循專業指導,避免自行藥用。

網絡擴展解釋

土荊芥是一種具有多重特性的植物,其定義和内涵可從以下幾個方面綜合解析:

一、植物學特征

土荊芥(學名:Dysphania ambrosioides)為藜科腺毛藜屬植物,原産于熱帶美洲,現廣泛分布于中國南方及全球溫帶地區。形态特征包括:

二、藥用價值

作為傳統中藥,其全草及揮發油(土荊芥油)具有以下功效:

  1. 驅蟲作用:有效對抗蛔蟲、鈎蟲、蛲蟲,尤其驅蛔素是主要活性成分。
  2. 皮膚疾病:外用可緩解濕疹、疥癬、皮膚瘙癢。
  3. 祛風活血:用于風濕痹痛、跌打損傷,内服或外洗可通絡止痛。
  4. 抗癌研究:近年發現含鼠李素等成分,對肺癌、乳腺癌等腫瘤細胞有抑制作用。

三、生态影響

作為1級惡性入侵物種,其特性包括:

四、使用注意事項

五、别名與文化

民間稱其為“臭草”“殺蟲芥”,因其氣味可用于驅蚊蟲。古詩詞中亦被描述為“命賤土成渣”,反映其強適應性和生态争議。

如需更詳細分類或化學成分分析,可參考、5、11等來源。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