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機】 actual film
practicality; practice; reality
【計】 achieved
film; membrane; pellicle
【計】 thin membrane; thin-film
【醫】 film
在漢英詞典與材料科學交叉領域中,"實際薄膜"指工業生産或實驗中真實存在的非理想化薄膜結構。其核心特征體現在兩個方面:1)物理形态上存在厚度不均、表面粗糙度等缺陷;2)化學成分可能包含雜質或摻雜元素。
根據《材料科學技術術語》國家标準(GB/T 20725-2006),該術語對應的英文翻譯為"practical thin film",區别于理論模型中的"ideal thin film"。美國材料信息學會(ASM International)的技術報告指出,實際薄膜的關鍵參數包括:
在半導體領域,實際薄膜的性能受沉積工藝影響顯著。如化學氣相沉積(CVD)産生的薄膜含有約0.1-1%的殘餘應力(參考《薄膜材料科學》第四版,Springer出版)。建議查詢國家科技圖書文獻中心(NSTL)數據庫獲取具體檢測标準。
薄膜的科學定義與實際應用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詳細解釋:
基本定義
薄膜是由原子、分子或離子通過沉積技術附着在基片表面形成的二維材料,厚度範圍從單原子層(納米級)到幾微米不等。當厚度超過1微米時稱為厚膜,低于該值則為薄膜。
材料與結構
實際應用中,薄膜可由塑料、橡膠、金屬或有機材料制成,例如聚酯、尼龍、超導材料等。其結構分為單層和多層複合形式(如光學鍍膜中的多層膜),通過沉積工藝控制形成。
關鍵特性
主要應用領域
實際分類示例
| 類型 | 實例 | 典型厚度|
|------------|----------------------|-------------|
| 光學薄膜 | 增透膜、反射膜 | 0.1-1微米 |
| 超導薄膜 | 钇鋇銅氧薄膜 | 納米級|
| 聚合物薄膜 | 聚乙烯保鮮膜 | 10-100微米|
總結來看,薄膜不僅是基礎材料科學的研究對象,更是現代科技中不可或缺的功能性材料,其設計和制備直接影響電子、能源等領域的性能突破。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