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 effective rate of interest; true rate of interest
實際利率(Real Interest Rate)是金融學和經濟學中的核心概念,指剔除通貨膨脹影響後的資金真實成本或回報率。其定義為名義利率(Nominal Interest Rate)與通貨膨脹率(Inflation Rate)的差值,計算公式為: $$ r = i - pi $$ 其中,$r$代表實際利率,$i$為名義利率,$pi$為通貨膨脹率(來源:Investopedia)。
從漢英詞典角度看,中文“實際利率”對應英文“real interest rate”,強調資金的實際購買力變化。例如,若名義存款利率為5%,同期通脹率為3%,則實際收益率為2%(來源:Federal Reserve Economic Data)。
實際利率的經濟意義體現在三方面:
實際利率是衡量資金真實增值或借貸成本的關鍵指标,其核心在于剔除通貨膨脹、稅費等因素的影響。以下是詳細解釋:
實際利率指剔除通貨膨脹後,投資者或儲戶獲得的真實回報率,反映資金購買力的實際變化。例如,若名義利率為5%,通脹率為2%,實際收益可能僅為3%左右。
基礎公式
考慮稅費的調整
若涉及稅負,實際利率需進一步調整:
$$
text{稅後實際利率} = frac{text{名義利率}}{1 - text{稅率}}
$$
例如,名義利率10%、稅率25%時,實際利率為13.33%。
計息周期的影響
當存在多次計息時(如季度付息),實際利率計算為:
$$
i = left(1 + frac{r}{m}right)^m - 1
$$
其中,( r )為名義利率,( m )為年計息次數。
如需進一步計算實際利率,可參考權威金融工具或咨詢專業機構。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