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英詞典

時間片分時英文解釋翻譯、時間片分時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計】 time slice time-sharing

分詞翻譯:

時間的英語翻譯:

hour; time; when; while
【化】 time
【醫】 tempo-; time
【經】 time

片的英語翻譯:

flake; parcel; partial; patch; piece; slice
【計】 slice
【醫】 disc; disci; discus; disk; flap; piece
【經】 card

分時的英語翻譯:

time-sharing
【計】 slicing time; time sharing
【化】 time sharing
【經】 time-sharing

專業解析

時間片分時(Time-Sharing with Time Slices)是一種操作系統資源調度技術,其核心思想是将中央處理器(CPU)的計算資源劃分為微小的時間單元(稱為時間片),并在多個用戶或任務之間按順序循環分配這些單元,從而實現多任務并發執行的效果。

從漢英詞典角度解析:

  1. 時間片(Time Slice)

    指操作系統分配給單個任務的最小連續CPU占用時段,通常以毫秒為單位。例如,在Linux系統中默認時間片長度為100ms。該機制确保每個任務都能在固定周期内獲得執行機會。

  2. 分時(Time-Sharing)

    源于計算機科學先驅John McCarthy于1957年提出的理論,通過快速切換任務上下文(Context Switching)實現多用戶共享計算資源。現代操作系統的多線程調度均基于此原理。

技術特征包含:

該技術已應用于UNIX、Windows等操作系統内核,并通過以下公式實現調度計算:

$$ text{周轉時間} = sum{i=1}^{n} (T{i,text{完成}} - T_{i,text{到達}}) $$

其中$n$為進程總數,$T_i$表示進程生命周期參數。

網絡擴展解釋

時間片分時(Time-Sharing with Time Slice)是操作系統中的一種資源調度機制,主要用于實現多任務并行處理。其核心思想是将CPU的計算時間劃分為多個等長或不等長的“時間片”,并分配給不同的任務輪流執行。以下是關鍵點解析:

  1. 基本概念

    • 時間片:CPU分配給單個任務的最小連續執行時間單位(例如10ms),任務在時間片内獨占CPU資源。
    • 分時:多個任務通過時間片輪轉共享CPU,用戶感知為“同時運行”,本質是快速切換的串行執行。
  2. 工作原理

    • 任務隊列中的每個任務按順序獲得一個時間片,超時後由調度器暫停并放回隊列末尾,輪到下一個任務執行。
    • 若任務在時間片結束前主動釋放CPU(如等待I/O),則立即切換至下一任務,提高資源利用率。
  3. 核心優勢

    • 公平性:所有任務均有機會執行,避免長時間阻塞。
    • 響應性:短任務可快速完成(如交互式操作),提升用戶體驗。
    • 資源高效:減少CPU空閑時間,尤其適合多用戶共享系統。
  4. 時間片長度影響

    • 過短:頻繁上下文切換增加系統開銷,降低吞吐量。
    • 過長:響應延遲明顯,近似“批處理”模式。
    • 典型時間片範圍:10ms–100ms(現代操作系統動态調整以適應負載)。
  5. 應用場景

    • 分時操作系統(如Unix/Linux的交互式終端)。
    • 實時性要求不高的多任務環境(如桌面應用程式)。
    • 虛拟化技術中分配物理CPU資源給多個虛拟機。

示例:假設系統有3個任務A/B/C,時間片為30ms。執行順序為:A(0–30ms)→ B(30–60ms)→ C(60–90ms)→ A(90–120ms)… 循環往複,直到任務完成。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