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 herba dendrobii
石斛 (Shíhú)
一、基本釋義
石斛是蘭科(Orchidaceae)石斛屬(Dendrobium)多年生草本植物的幹燥莖,傳統中醫稱其莖入藥。英文通稱Dendrobium,部分文獻标注為Dendrobium Stem(石斛莖)或Noble Dendrobium(特指鐵皮石斛)。其拉丁學名以屬名 Dendrobium 為核心,如鐵皮石斛為 Dendrobium officinale。
二、藥用特性與功效
性微寒,味甘;歸胃、腎經(Stomach and Kidney Meridians)。
研究顯示其多糖成分具免疫調節作用,常用于糖尿病輔助治療及抗氧化劑開發。
三、植物學特征
石斛屬植物多附生于樹幹或岩壁,莖直立叢生,節明顯。花型獨特,為典型蘭科花序,常見品種包括:
四、炮制與用法
鮮品可直接榨汁;幹品需切段或卷曲成“楓鬥”(Fengdou)狀,便于保存。
常與麥冬、生地黃同用,增強滋陰效果(如《溫病條辨》益胃湯)。
五、權威參考來源
定義石斛基源及質量标準。
收錄石斛用于津傷口渴的臨床應用。
詳述石斛屬植物分類及分布。
來源說明
石斛的詳細解釋如下,綜合多個權威來源整理:
一、基本詞義 石斛(shí hú)是蘭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莖多節且肉質,呈綠褐色,開白花或淡紫色花,花瓣頂端常帶淡紫色。其名稱源自莖狀如古代金钗,故有「金钗石斛」之稱。
二、植物特征
三、藥用價值 • 入藥部位:新鮮或幹燥莖部,含多糖、生物堿等活性成分 • 主要功效:生津益胃、滋陰清熱,用于熱病傷津、口幹煩渴、病後虛熱等症 • 現代應用:保健食材,可沖粉飲用,改善胃陰虛與腎陰虛
四、文化意義 古代文獻《神農本草經》《本草綱目》均有記載,南朝《荊州記》描述其「精好如金環」的形态特征。清代詩詞中亦出現「石斛花論價」等文學意象。
注:如需更完整信息,可查閱《中國藥典》或中醫藥專業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