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元接頭英文解釋翻譯、神經元接頭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醫】 mittor; neuromittor
分詞翻譯:
神經元的英語翻譯:
【計】 neuron
【化】 neuron
【醫】 nerve corpuscles; nerve-cell; neure; neuron; neurone
接頭的英語翻譯:
connect; get in touch with; joint; piece
【計】 splice
【化】 adapter
專業解析
神經元接頭(Synaptic Junction)是神經系統中神經元間或神經元與效應細胞(如肌肉細胞)間傳遞信息的關鍵結構,在神經信號傳導中起核心作用。
一、定義與結構
神經元接頭又稱“突觸”(synapse),指神經元軸突末梢與另一神經元樹突、胞體或效應細胞間特化的連接區域。其結構包含三部分:
- 突觸前成分:由前神經元軸突末梢膨大形成,内含儲存神經遞質的突觸小泡(如乙酰膽堿、谷氨酸等)。
- 突觸間隙:寬約20-50納米的細胞外間隙,充滿細胞外基質。
- 突觸後成分:後神經元或效應細胞膜上的受體蛋白(如煙堿型乙酰膽堿受體),可識别遞質并觸發信號。
二、英文術語解析
在神經科學領域,相關英文術語需明确區分:
- Synaptic Junction:強調突觸的物理連接結構。
- Synapse:廣義指信號傳遞的功能單元,包含化學性與電性突觸兩類。
- Neurotransmitter Release:描述突觸前膜遞質釋放過程,依賴鈣離子内流觸發胞吐作用。
三、功能機制
信號通過“電-化學-電”轉換傳遞:
- 動作電位到達軸突末梢,激活電壓門控鈣通道。
- 鈣離子内流促使突觸小泡與突觸前膜融合,釋放遞質至間隙。
- 遞質結合突觸後受體,引發離子通道開放,産生突觸後電位(興奮性或抑制性)。
- 遞質通過酶解或重攝取迅速清除,終止信號。
四、生理與臨床意義
突觸可塑性(如長時程增強LTP)是學習記憶的細胞基礎。阿爾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等神經退行性疾病均涉及突觸功能障礙,而抗抑郁藥(如SSRIs)通過調節突觸間隙遞質濃度起效。
權威參考文獻:
- Kandel ER, et al. Principles of Neural Science (6th ed.). McGraw Hill, 2021. [ISBN 978-1259642231]
- Purves D. Neuroscience (6th ed.). Sinauer Associates, 2018. [ISBN 978-1605353807]
- NIH National Institute of Neurological Disorders and Stroke. Synapse Overview. https://www.ninds.nih.gov/health-information/public-education/brain-basics/brain-basics-life-and-death-neuron
- Südhof TC. Neurotransmitter Release. Cold Spring Harb Perspect Biol. 2020. [PMID: 31932348]
網絡擴展解釋
關于“神經元接頭”這一術語,目前并未在神經科學領域找到标準定義,可能屬于非專業表述或存在表述誤差。以下是基于相關神經科學知識的推測性解釋:
-
可能指代“突觸”(Synapse)
神經元之間的功能連接點稱為突觸,負責電信號→化學信號→電信號的轉換。結構包括:
- 突觸前膜(含神經遞質囊泡)
- 突觸間隙(約20-40納米)
- 突觸後膜(含受體蛋白)
-
或指“神經肌肉接頭”(Neuromuscular Junction)
運動神經元與骨骼肌纖維的特化連接結構,特征包括:
- 釋放乙酰膽堿(ACh)作為遞質
- 終闆電位引發肌肉收縮
- 臨床關聯疾病:重症肌無力、肉毒杆菌中毒
-
其他可能含義
- 人工神經網絡中的仿生連接單元
- 早期文獻中對神經連接的通俗化描述
建議核實術語來源或提供更多上下文。如需了解标準神經學術語,可參考突觸(Synapse)、縫隙連接(Gap Junction)、神經效應器接頭(Neuroeffector Junction)等概念。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