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氏姜片蟲英文解釋翻譯、布氏姜片蟲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醫】 Distoma buski; Distoma crassum; Distoma rathouisi; Fasciolopsis buski
Fasciolopsis rathouisi
分詞翻譯:
布的英語翻譯:
cloth; fabric
【建】 cloth
氏的英語翻譯:
family name; surname
姜的英語翻譯:
ginger
【化】 ginger
【醫】 ginger; ginger rhizome; zingiber; Zz.
片的英語翻譯:
flake; parcel; partial; patch; piece; slice
【計】 slice
【醫】 disc; disci; discus; disk; flap; piece
【經】 card
蟲的英語翻譯:
bug; insect; worm
【醫】 bug; vermi-; vermin; worm
專業解析
布氏姜片蟲 (Fasciolopsis buski) 是一種重要的人畜共患寄生蟲,屬于吸蟲綱(Trematoda)。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
定義與分類
布氏姜片蟲是寄生于人和豬等哺乳動物小腸内的大型吸蟲,學名為 Fasciolopsis buski。它是姜片蟲屬 (Fasciolopsis) 的代表種,也是人類腸道最大的寄生吸蟲。其成蟲體型肥厚,形似姜片,故得名。
-
生物學特征
- 形态:成蟲長橢圓形,肉紅色,體長20-75mm,寬8-20mm,厚0.5-3mm。體表有細小皮棘。口吸盤和腹吸盤發達,腹吸盤呈漏鬥狀,肌肉發達。
- 生活史:需要中間宿主。蟲卵隨宿主糞便排出,在水中孵出毛蚴,侵入扁卷螺(中間宿主)體内發育為胞蚴、雷蚴和尾蚴。尾蚴逸出螺體,在水生植物(如菱角、荸荠、茭白等媒介)表面形成囊蚴。人或豬生食含囊蚴的水生植物而感染。囊蚴在十二指腸脫囊,發育為成蟲并寄生在小腸上段。
-
緻病與臨床意義
成蟲吸附于小腸黏膜,可造成局部機械性損傷、炎症、出血甚至潰瘍。大量寄生時可引起腸梗阻。主要臨床表現為腹痛、腹瀉、消化不良、營養不良(尤其是兒童發育障礙)、貧血和水腫等,嚴重感染可導緻全身衰竭。診斷主要依靠糞便檢查發現蟲卵。
-
流行病學與公共衛生
布氏姜片蟲病主要流行于亞洲,特别是東南亞和我國長江流域及以南的菱角、荸荠種植區。豬是重要的保蟲宿主。流行與生食水生植物和用人畜糞便施肥有關。預防關鍵在于不生食未經處理的水生植物、加強糞便管理和衛生宣教。
-
英文對應與相關術語
- 布氏姜片蟲:Fasciolopsis buski (學名), Giant Intestinal Fluke (常用英文名)。
- 姜片蟲病:Fasciolopsiasis (由該蟲引起的疾病名稱)。
- 媒介植物:Aquatic plants (e.g., water caltrop, water chestnut, water bamboo)。
權威參考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
布氏姜片蟲(學名:Fasciolopsis buski)是一種寄生在人體小腸中的大型吸蟲,屬于扁形動物門吸蟲綱片形科。以下是關于該寄生蟲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定義與分類
布氏姜片蟲是人類最早認識的寄生蟲之一,其成蟲主要寄生于人、豬等宿主的小腸内,嚴重感染時可擴散至胃和大腸。它是姜片蟲病的病原體,該病在亞洲溫帶和亞熱帶地區(如中國、東南亞國家)較為常見。
二、形态特征
-
成蟲形态
- 蟲體肥厚扁平,呈肉紅色,長20-75毫米,寬8-20毫米,背腹面有體棘。
- 口吸盤位于前端,腹吸盤較口吸盤大4-5倍,肉眼可見。
- 消化道包括咽、食管及波浪狀腸支,生殖系統高度分支。
-
蟲卵特征
- 卵呈橢圓形,淡黃色,大小為130-140×80-85微米,是人體寄生蟲卵中最大的一類。
- 内含1個卵細胞和20-40個卵黃細胞,每天可産卵約2萬個。
三、生活史與傳播途徑
- 中間宿主:扁卷螺(水中發育階段需25-59天)。
- 終宿主:人、豬等哺乳動物。
- 感染方式:
- 囊蚴附着于菱角、荸荠、茭白等水生植物表面,人因生食這些植物而感染。
- 用新鮮水生植物喂豬也可導緻豬感染并成為傳染源。
四、緻病機制與臨床表現
- 機械損傷:成蟲吸盤吸附腸黏膜,引發炎症、潰瘍及出血。
- 代謝影響:蟲體代謝産物導緻過敏反應,幹擾宿主營養吸收。
- 典型症狀:
- 輕中度感染:腹痛、慢性腹瀉、消化不良。
- 重度感染:營養不良、貧血、兒童發育障礙,甚至腸梗阻或衰竭死亡。
五、曆史與防治
- 曆史記載:中國東晉時期(約1600年前)已有相關描述,首例确診病例于1873年在廣州發現。
- 防治措施:
- 避免生食水生植物,徹底煮熟或削皮後食用。
- 加強糞便管理,防止蟲卵污染水源。
- 藥物治療常用吡喹酮等驅蟲藥。
布氏姜片蟲通過污染的水生植物傳播,感染後主要引起腸道病變和全身症狀。其防治需結合個人衛生習慣改善和公共衛生管理,尤其在流行區域需加強健康教育。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