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計】 acoustic memory; acoustic storage; sonic storage
從漢英詞典及電子工程專業角度解釋,“聲存儲器”通常指利用聲波傳播特性存儲數據的裝置,其核心概念對應英文術語Acoustic Memory 或更具體的Acoustic Delay Line Memory。
核心原理與技術實現 (Core Principle & Technology)
聲存儲器是一種早期計算機使用的存儲器技術。它利用壓電換能器将電信號轉換為聲波(通常在汞或石英等介質中傳播),聲波在介質中的傳播延遲實現了數據的“存儲”。接收端的換能器再将聲波轉換回電信號。數據以循環脈沖的形式在介質中持續傳播,從而實現動态存儲。其原理基于聲波在固體或液體介質中的傳播速度遠低于電信號在導線中的傳播速度,利用這種延遲特性存儲數據位 。
主要類型與曆史背景 (Main Types & Historical Context)
最常見的實現是汞延遲線存儲器 (Mercury Delay Line Memory),在20世紀40年代末至50年代初的計算機(如EDVAC, UNIVAC I)中應用。石英等固體介質的延遲線也有使用。它是早期隨機存取存儲器(RAM)技術出現前的重要過渡性存儲方案 。
關鍵特征與局限性 (Key Characteristics & Limitations)
現代關聯與替代 (Modern Relevance & Successors)
聲存儲器作為早期計算機技術的關鍵組成部分,在計算機發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它被更快速、更高容量、可隨機存取的磁芯存儲器以及後來的半導體存儲器(RAM)所取代。現代技術中,“聲存儲器”概念已基本被淘汰,但聲表面波(SAW)器件在信號處理等領域仍有應用,與存儲功能不同。
“聲存儲器”是一個較為專業的計算機術語,其含義和相關信息可綜合解釋如下:
“聲存儲器”對應的英文術語為acoustic memory 或sonic storage,指利用聲波原理實現數據存儲的技術設備。這類存儲技術通過聲波信號在介質中的傳播特性(如延遲線)來暫存或傳遞信息,屬于早期計算機存儲技術的一種形式。
普通存儲器(Memory)是現代計算機中保存數據的核心部件,分為:
“聲存儲器”目前并非主流技術,更多作為計算機發展史上的階段性技術被提及。現代存儲技術主要依賴半導體、磁記錄和閃存等物理原理實現。
如果需要進一步了解聲存儲器的技術細節或曆史案例,建議查閱計算機發展史相關文獻或專業資料。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