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溶解性英文解釋翻譯、不溶解性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化】 indissolvableness; insolubility
分詞翻譯:
不的英語翻譯:
nay; no; non-; nope; not; without
【醫】 a-; non-; un-
溶解性的英語翻譯:
【醫】 solubility
專業解析
在漢英詞典中,"不溶解性"對應的英文術語為insolubility,指物質在特定溶劑中無法形成均質溶液的特性。該概念屬于物理化學領域的基礎性質描述,通常通過溶解度實驗數據進行量化判定。根據《牛津化學詞典》定義,不溶解性表現為溶質與溶劑分子間作用力不足以克服溶質晶格能或分子間作用力,導緻物質以懸浮或沉澱形式存在。
工業應用層面,材料的不溶解性直接影響産品性能。例如制藥行業依據美國藥典(USP)标準,将不溶解性作為藥物緩釋制劑的關鍵參數,通過模拟胃腸液環境測定活性成分的溶解速率。環境科學領域則通過該性質評估污染物遷移能力,美國環保署(EPA)将水溶解度低于0.1mg/L的物質劃定為持久性污染物。
物質不溶解性受多重因素制約:晶體結構缺陷度(依據布拉格衍射理論)、分子極性差異(參照漢森溶解度參數理論)、以及溶劑介電常數等。其中阿累尼烏斯方程可定量描述溫度對溶解度的非線性影響:
$$
ln S = -frac{Delta H{sol}}{R}left(frac{1}{T}right) + frac{Delta S{sol}}{R}
$$
該公式在《物理化學》教材中被廣泛引證。
網絡擴展解釋
不溶解性是指物質在特定溶劑(如水、有機溶劑等)中難以溶解或幾乎無法溶解的性質。以下是詳細解釋:
1.定義與分類
- 基本概念:不溶解性物質在特定條件下溶解度極低,通常認為其“不溶”是相對的。例如,室溫(20℃)下溶解度小于0.01克/100克水的物質被稱為“難溶物質”或“不溶物質”。
- 分類标準:根據溶解度大小(以水為例):
- 易溶:溶解度≥10克/100克水;
- 可溶:1~10克/100克水;
- 微溶:0.01~1克/100克水;
- 難溶(不溶):<0.01克/100克水。
2.影響因素
- 物質性質:化學結構、極性等決定溶解性(如硫酸鋇因晶格能高難溶于水)。
- 溶劑類型:物質在不同溶劑中溶解性差異大(如鉛幾乎不溶于黃銅,但可能溶于其他溶劑)。
- 溫度:多數固體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增大,但少數例外(如氫氧化鈣)。
3.實際應用與示例
- 常見不溶物:硫酸鋇(BaSO₄)、氯化銀(AgCl)等常作為沉澱出現在化學反應中。
- 科學意義:在化學分析中用于分離提純,在材料科學中用于制備耐腐蝕或高穩定性物質。
4.注意點
- 相對性:絕對不溶的物質不存在,需結合具體溶劑和條件判斷。
- 術語差異:“不溶性”與“難溶性”常混用,但嚴格來說,“難溶”指溶解度極低,“不溶”更強調實際應用中的不可溶解現象。
如需進一步了解溶解性分類标準或具體物質案例,可參考化學教材或溶解度手冊。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