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機】 core collapsibility
【機】 core
【機】 collapse
在鑄造工藝中,"砂心崩散性"(Sand Core Collapsibility)指型砂或砂芯在鑄件凝固冷卻後自行潰散、便于清理的物理特性。這一性能直接影響鑄件脫模效率與表面質量,是衡量鑄造用砂工藝適用性的核心指标。
根據中國機械工程學會鑄造分會發布的《鑄造手冊:造型材料》,砂心崩散性主要受以下因素影響:
美國鑄造協會(AFS)在《Metalcasting Principles & Techniques》中指出,現代消失模鑄造工藝要求砂芯在200-400℃區間具備可控崩散梯度,通過熱重分析法(TGA)可量化測定崩散動力學參數。清華大學材料學院2018年的實驗數據顯示,呋喃樹脂砂芯在鋁合金鑄造中達到最佳崩散性的灼減量應控制在28-32%區間。
“砂心崩散性”是鑄造領域的專業術語,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解析:
砂心(sand core)指用型砂制成的鑄造砂模芯子,主要用于形成鑄件的内部空腔結構。在鑄造過程中,砂心需具備一定的強度和耐高溫性,以承受金屬液的沖擊和溫度()。
崩散性指砂心在鑄造完成後自行潰散的性能。具體表現為:當金屬液冷卻後,砂心能自動破碎成松散顆粒,便于從鑄件中清除,從而提高生産效率和鑄件表面質量。這一特性與砂芯材料的配方(如黏結劑類型、添加劑等)密切相關()。
砂心崩散性即砂芯在鑄造後因受熱、機械作用或化學反應等因素自發解體為松散砂粒的性能,屬于鑄造工藝中的關鍵指标。該特性可減少清理工序的耗時,優化鑄造流程。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