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 commercial customs; commercial usage; customs of merchants
商業習慣(Commercial Customs)指在特定行業或區域長期形成的、被廣泛接受的交易慣例與行為準則。作為商法領域重要概念,其法律效力源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法典》第10條對交易習慣的認可。從漢英詞典視角,其核心内涵包含三層次:
非成文性規範
商業習慣區别于成文法律,體現為國際商會《國際貿易術語解釋通則》(INCOTERMS 2020)中約定的FOB、CIF等貿易條款慣例,具有行業共識特征。
地域文化適配性
中國貿促會《國際商事慣例指南》指出,跨境交易中需注意習慣差異,例如歐美企業側重合同明示條款,而東亞企業更依賴長期合作關系中的默示規則。
法律補充功能
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釋明确,當合同條款存在争議時,可參照《商務部國際貿易慣例白皮書》收錄的行業習慣進行補充解釋。這與英美法系中"trade usage"的司法適用原則相呼應。
商業習慣是指在特定地域、行業或群體中,經過長期商業實踐形成的普遍性行為模式、規則或行事風格,具有以下特點:
商業習慣是商業活動中逐漸養成的固定思維模式或行為規範,涵蓋待人接物方法、社交禮儀、經營态度等。它并非法律條文,而是内生于社會的自治性制度,通過反複實踐被廣泛認可。
商業習慣反映當地文化、經濟水平等因素,可能影響企業合作方式、合同履行規則等。例如,某些地區重視口頭承諾,而另一些地區依賴書面協議。
與法律規範不同,商業習慣更側重約定俗成的“軟性規則”。例如,法律明确禁止商業欺詐,而商業習慣可能涉及談判禮節或交易流程的默認規則。
如需了解具體行業的習慣案例,可參考完整内容。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