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文無關文法英文解釋翻譯、上下文無關文法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計】 context-free grammar
分詞翻譯:
上下文的英語翻譯:
context
【計】 context
無關的英語翻譯:
be foreign to; be independent of; have nothing to do with
【計】 don't care
文法的英語翻譯:
grammar
專業解析
在計算語言學和形式語言理論中,上下文無關文法(Context-Free Grammar, CFG)是一種重要的形式文法類型,用于描述形式語言的結構。其核心特征在于:文法規則的産生式(規則)的左側僅包含一個非終結符號,且該規則的適用不受其周圍符號(上下文)的限制。這意味着,無論一個非終結符號出現在句子的哪個位置,隻要匹配了規則左側,就可以應用該規則進行推導或替換。
漢英詞典角度的詳細解釋:
-
術語構成與基本含義:
- 上下文無關 (Context-Free): 指文法規則的應用條件。規則形如 $A rightarrow alpha$,其中 $A$ 是一個非終結符號(代表語法範疇,如名詞短語、動詞短語等),$alpha$ 是由終結符號(具體的詞或标記)和非終結符號組成的符號串。關鍵點在于,規則 $A rightarrow alpha$ 可以在任何出現 $A$ 的地方應用,而無需考慮 $A$ 左邊或右邊是什麼符號。這與上下文有關文法(Context-Sensitive Grammar)形成對比,後者規則的應用依賴于特定的上下文。
- 文法 (Grammar): 指一套形式化的規則系統,用于精确地定義(生成)一種語言的所有合法句子(或結構),并排除所有不合法的句子。在計算語言學中,它特指用于描述語言結構的數學模型。
- 英文對應術語: Context-Free Grammar (CFG)。
-
核心特征與形式化定義:
一個上下文無關文法 $G$ 通常由四元組定義:
$$G = (V, Sigma, R, S)$$
- $V$:非終結符號(Non-terminal Symbols)的有限集合。表示語法變量或範疇(如 S, NP, VP)。
- $Sigma$:終結符號(Terminal Symbols)的有限集合。表示語言的基本詞彙單元(如單詞、詞性标記)。要求 $V cap Sigma = emptyset$。
- $R$:産生式規則(Production Rules)的有限集合。每條規則形式為 $A rightarrow beta$,其中 $A in V$(單個非終結符),$beta in (V cup Sigma)^*$(由非終結符和終結符組成的符號串)。
- $S$:起始符號(Start Symbol),屬于 $V$,代表整個句子或結構的起點(通常是 S)。
-
功能與應用:
- 生成語言: CFG 通過從起始符號 $S$ 開始,反複應用規則(用規則右側 $beta$ 替換左側的非終結符 $A$),最終生成僅由終結符號組成的字符串(句子)。所有能被文法 $G$ 生成的字符串的集合稱為 $G$ 生成的上下文無關語言(Context-Free Language, CFL)。
- 描述結構: CFG 不僅能生成句子,還能為生成的句子賦予語法結構樹(Parse Tree),清晰地展示句子的層次化成分結構。這對于自然語言處理(NLP)中的句法分析至關重要。
- 主要應用領域:
- 編程語言的設計與編譯器構造(描述編程語言的語法)。
- 自然語言處理(NLP)中的句法分析(Parsing)。
- 文檔格式描述(如XML, HTML)。
- 計算生物學中的序列分析。
權威參考來源:
-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Stanford University): 提供了對形式文法(包括上下文無關文法)的哲學和理論基礎的精辟概述,強調其在計算理論和語言學中的地位。其條目“Formal Grammar”是權威參考。 (來源: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 Formal Grammar)
- Sipser, M. (2012). Introduction to the Theory of Computation (3rd ed.). Cengage Learning. 這是計算理論領域的經典教材,對包括上下文無關文法在内的形式語言和自動機理論有系統、嚴謹的闡述。第2章專門讨論上下文無關文法。 (來源:Sipser, M. Introduction to the Theory of Computation)
- 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科學技術名詞》第三版 (2018): 這是中國大陸計算機科學領域的權威術語标準。其中明确定義了“上下文無關文法 (context-free grammar)”及其相關概念(如上下文無關語言),是中文術語的官方标準來源。 (來源: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科學技術名詞》)
網絡擴展解釋
上下文無關文法(Context-Free Grammar,CFG)是形式語言理論中的一種重要模型,主要用于描述編程語言、自然語言等具有遞歸結構的語法規則。其核心特征是:産生式規則的左側僅包含單個非終結符,且替換過程不受周圍符號(即上下文)的影響。
核心組成
- 非終結符(Variables):表示語法類别(如表達式、語句),用大寫字母表示(如 ( S, A, B ))。
- 終結符(Terminals):語言中的基本符號(如數字、運算符),無法再分解,用小寫字母或符號表示(如 ( a, +, id ))。
- 産生式規則(Productions):定義非終結符如何替換為終結符或非終結符的組合,形式為 ( A rightarrow alpha ),其中 ( A ) 是非終結符,( alpha ) 是符號串。
- 起始符號(Start Symbol):推導的起點,通常記為 ( S )。
形式化定義
上下文無關文法可表示為四元組:
$$
G = (V, Sigma, R, S)
$$
其中:
- ( V ):非終結符集合
- ( Sigma )(Sigma):終結符集合
- ( R ):産生式規則集合
- ( S ):起始符號
示例與推導
以簡單算術表達式為例:
- 非終結符:( E )(表達式)
- 終結符:( +, *, (, ), id )
- 規則:
$$
E rightarrow E + E mid E * E mid (E) mid id
$$
通過反複應用規則可生成表達式,例如:
- ( E Rightarrow E + E Rightarrow id + E Rightarrow id + E E Rightarrow id + id id )
- 對應的語法樹可直觀展示結構(見下圖)。
核心特性
- 遞歸性:允許規則中嵌套自身(如 ( E rightarrow E + E )),支持無限層次的嵌套結構(如括號匹配)。
- 表達能力:強于正則文法,可描述如平衡括號、複雜表達式等;弱于上下文有關文法,無法處理依賴上下文的規則(如變量聲明前需定義)。
應用場景
- 編程語言設計:定義語法結構(如
if
語句、函數聲明)。
- 編譯器構造:用于語法分析階段,生成抽象語法樹(AST)。
- 自然語言處理:建模句子結構(如短語組合規則)。
局限性
無法處理上下文敏感約束,例如:
- 變量需先聲明後使用(需上下文有關文法)。
- 标識符在同一作用域内唯一(需語義分析階段處理)。
如需進一步學習,可參考形式語言與自動機理論教材,或編譯器設計相關資源。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