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 tulip fingers
hill; mount; mountain
【醫】 mons
arrowhead
【醫】 Sagittaria sagittifolia L.
depend on; digit; finger; indicate; point
【醫】 dactyl; dactylo-; dactylus; digit; digiti; digiti manus; digitus
finger
山慈菇(Shān Cí Gū)是傳統中藥材與植物學術語相結合的詞彙,其定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1. 植物學特征 山慈菇指蘭科植物杜鵑蘭(Cremastra appendiculata)、獨蒜蘭(Pleione bulbocodioides)或雲南獨蒜蘭(Pleione yunnanensis)的幹燥假鱗莖。該植物形态特征為假鱗莖圓錐形,表面具環紋,頂端漸突起,基部膨大,斷面類白色至黃白色(來源:《中國藥典》2020年版)。
2. 藥用價值 作為中藥材,山慈菇性味甘、微辛,涼,歸肝、脾經。具有清熱解毒、消癰散結的功效,常用于癰腫疔毒、瘰疬痰核等症。現代藥理學研究顯示其含有的有效成分如聯苄類化合物具有抗腫瘤活性(來源: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華本草》數據庫)。
3. 臨床應用 • 腫瘤輔助治療:與化療聯用可減輕毒性反應 • 乳腺疾病:用于乳腺增生配伍夏枯草、浙貝母 • 皮膚感染:外敷治療疔瘡腫毒
4. 文化釋義 在漢英對照體系中,"山慈菇"對應的英文術語為: • 植物學名:Appendiculate Cremastra Pseudobulb • 藥用名稱:Edible Tulip(食用郁金香) 該譯名體現其兼具觀賞與藥用雙重屬性的植物特征(來源:世界衛生組織傳統醫學詞典)。
5. 質量控制 《中國藥典》規定其水分不得過13.0%,總灰分不得過6.0%,醇溶性浸出物不得少于12.0%。顯微鑒别可見薄壁細胞中含草酸鈣針晶束,直徑3-5μm(來源: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植物标本庫)。
關于“山慈菇”的詳細解釋如下:
山慈菇為蘭科植物杜鵑蘭、獨蒜蘭或雲南獨蒜蘭的幹燥假鱗莖。其中,杜鵑蘭的假鱗莖習稱“毛慈菇”,後兩者稱“冰球子”。其藥材呈不規則扁球形或圓錐形,表面黃棕色,質堅硬,斷面灰白色,氣微味淡。主要分布于我國華東、華南、西南及陝西、甘肅等地,生于陰濕山坡林下或溪邊。
需注意與馬兜鈴科植物Asarum sagittarioides(别名岩慈姑)區分,兩者雖同名但科屬不同,藥用部位及功效有差異。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