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 Cr; crab
hill; mount; mountain
【醫】 mons
check; consult; examine; investigate
【機】 leaven
根據權威漢英詞典及植物學文獻,"山查子"(亦寫作"山楂子")的詳細釋義如下:
山查子是薔薇科山楂屬植物山楂(Crataegus pinnatifida)的果實,中文亦稱"山楂果"。其英文對應詞為"hawthorn fruit" 或特指"Chinese hawthorn",強調中國本土品種的特性。果實呈球形或梨形,直徑1-2厘米,表面深紅色帶淺色斑點,味酸微甜,内含堅硬種子(即"核")。
在中醫藥典中,山查子被歸類為消食化滞藥,具有健胃消積、活血散瘀的功效。英文常譯為"Crataegus fruit"(藥用名)或"haw berry"(通俗名)。《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明确記載其用于食積不化、脘腹脹痛及高脂血症的輔助治療。民間亦将其制成冰糖葫蘆(candied hawthorn)、果脯等食品。
權威詞典釋義示例如下:
山查子 shānchāzi
n. hawthorn; fruit of Crataegus cuneata or Crataegus pinnatifida(注:後者為東亞特有種)。
山查子:Chinese hawthorn berry; used as digestive aid in TCM(傳統中醫助消化藥)。
"山查"為古稱("查"通"楂"),"子"指果實。現代漢語中"山楂"為通用名,但"山查子"仍見于部分方言及古籍。植物學拉丁名Crataegus pinnatifida 被國際學界廣泛接受,《中國植物志》确認其為中國原生種,與歐洲山楂(Crataegus monogyna)存在品種差異。
“山查子”是“山楂”的異體寫法,指代同一種植物及其果實,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定義
山查子即山楂,是薔薇科山楂屬植物的果實,既可作為水果食用,也可入藥。其名稱常見于古籍或方言中,現代多寫作“山楂”。
藥用功效
中醫認為山楂性味酸甘微溫,歸脾、胃、肝經,主要作用包括:
使用注意
需去核後入藥,但過量食用可能引起反酸、饑餓感,損傷脾胃生發之氣。
植物特性
為落葉灌木,枝條帶刺,果實硬質微酸,果肉薄,我國特有藥果兼用樹種,常用于防治心血管疾病。
提示:現代漢語中“山查”一詞也偶作成語使用,表示“對照比較”(如),但與植物“山查子”無直接關聯,需結合語境區分。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