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黴素英文解釋翻譯、沙漠黴素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化】 desertomycin
分詞翻譯:
沙漠的英語翻譯:
desert
黴的英語翻譯:
mildew; mold; mould
【醫】 mildew; mold; mould
素的英語翻譯:
element; native; plain; usually; white
【建】 chart
專業解析
沙漠黴素(Desertomycin)是一種由特定放線菌産生的次級代謝産物,屬于大環内酯類抗生素家族。其名稱直接來源于英文“Desertomycin”,中文采用音譯結合意譯的方式,突顯了早期發現該類物質的微生物可能來源于特殊環境(如沙漠土壤樣本)的特征。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與詞源
- 中文:沙漠黴素
- 英文:Desertomycin
- 詞源構成:
- “Desert-”(沙漠):指代該類抗生素最初分離自沙漠或幹旱環境中的微生物來源 。
- “-mycin”(黴素):抗生素的常見後綴,表明其由微生物(通常是放線菌)産生。
二、生物特性與作用機制
沙漠黴素主要表現出抗真菌和抗細菌活性,尤其對某些革蘭氏陽性菌有效 。其作用機制通常涉及:
- 破壞細胞膜:作為大環内酯類抗生素,它能與真菌或細菌細胞膜上的甾醇(如麥角甾醇)結合,增加膜通透性,導緻細胞内重要物質洩漏 。
- 抑制細胞生長:通過幹擾細胞壁合成或關鍵代謝途徑,阻止微生物的正常生長繁殖 。
三、應用與重要性
- 農業領域:研究顯示沙漠黴素或其衍生物具有潛力作為生物農藥,用于防治作物真菌病害(如白粉病、灰黴病),減少化學農藥的使用 。
- 醫藥研究:雖然臨床應用較少,但其獨特的化學結構為設計新型抗菌藥物提供了分子模闆,對抗耐藥菌株的研究具有啟發意義 。
四、注意事項
沙漠黴素對部分菌株的活性有限,且可能存在一定細胞毒性,目前主要作為研究工具化合物或先導化合物用于藥物開發,而非直接用于臨床治療 。
權威參考來源說明:以上解釋綜合了微生物學工具書(如《英漢微生物學詞典》)、專業學術出版物(如《抗生素生物技術》《微生物藥物學》)、國内研究機構報告(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及核心期刊(《應用與環境微生物學》《天然産物研究與開發》)的術語定義與研究成果,确保信息的專業性與準确性。
網絡擴展解釋
沙漠黴素(Desertomycin)是一類由鍊黴菌屬(Streptomyces)産生的次級代謝産物,屬于大環内酯類抗生素。它至少包含兩種主要化合物:沙漠黴素A和沙漠黴素B,兩者在結構和化學性質上存在差異。
1.基本特性
- 化學分類:沙漠黴素屬于大環内酯類化合物,具有複雜的環狀結構。例如,沙漠黴素B的分子式為$text{C}{61}text{H}{106}text{O}_{22}$,分子量約為1191.5,結構中包含羟基、糖基(如α-D-甘露吡喃糖基)和多個甲基取代基。
- 沙漠黴素A:分子式為$text{C}{61}text{H}{109}text{NO}_{21}$,分子量約1192.53,與沙漠黴素B的主要區别在于含氮官能團和部分取代基的不同。
2.物理化學性質
- 沙漠黴素B:預測沸點為1271.8±65.0°C,密度1.30±0.1 g/cm³,酸度系數(pKa)12.88±0.70。
- 溶解性與穩定性:未明确提及,但大環内酯類通常難溶于水,易溶于有機溶劑,對酸、堿敏感。
3.用途與研究
- 實驗室應用:主要用于生化研究,如作為抗菌活性研究的對照品或分子探針。
- 潛在抗菌活性:推測其作用機制可能與其他大環内酯類抗生素(如紅黴素)類似,通過抑制細菌蛋白質合成發揮作用,但具體藥理數據需進一步驗證。
4.生産與供應
- 沙漠黴素A和B的合成可能依賴微生物發酵,目前供應商主要提供毫克至克級的研究用樣品。
沙漠黴素是一類結構複雜的大環内酯化合物,目前研究集中在化學性質和實驗室應用領域,其生物學功能及潛在醫療價值仍需更多研究支持。如需具體實驗數據或供應商信息,可參考相關化學數據庫(如CAS號查詢)。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